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大环境的影响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在20世纪,全球平均近地面气温上升了约0.60℃。近年来,我国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51~2001年,我国平均地面气温也已显著变暖,变暖幅度约为1.10℃,明显高于同期全球或半球平均增温速率。这种变化对我国大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我国沿海地区受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沿海处于全球生成台风最多的西北太平洋地区,1951~1991年平均每年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的27.3个台风中,有22个在我国登陆,居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各国之首。影响我国的台风平均每年10—15个,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增水,若与天文大潮相遇,将形成严重的风暴潮灾害。
国家海洋局在《一九九五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中指出,总的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存在趋势性的上升,全国沿海1993~1995年间海平面比常年(1975~1986年)平均偏高2.3cm。目前,我国沿海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仍以排入江河入海为主。海平面上升,潮流对入海河流的顶托作用增强,河流水位被迫抬升,导致城市自流排水发生困难,泵站抽排效率降低,市面积水时间延长,积水加深,防洪标准降低。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海平面的上升,这种影响将更为显著。此外,伴随海平面相对性上升,还会引起海洋咸水入侵。长江口咸水入侵现象,是由于长江枯水期径流减少,涨潮时咸水上溯长江口内,进入黄浦江,甚至还会沿长江上溯,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长的大陆岸线和14000公里长的岛屿岸线,沿海地区包括辽宁等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5%。1992年沿海地区人口达4.75亿,占全国人口的41.2%,而其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国的60.2%.54.7%和53.9%,外贸进出口总额则占到全国的90%。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气候变暖对沿海的影响势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气候变暖对我国非沿海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温度以及由此引发的综合效应。随着气温的升高,我国最低气温小于0℃的霜冻日数明显减少,尤其是近几年来减少更多,北方寒冷季节变暖更为明显,无霜期进一步增长。气候变暖将直接影响到降水和冰雪的变化,近30年来,北半球平均雪盖范围减少了约10%。我国降水量趋势变化虽不明显,但降水形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黄河流域.海河降水量出现下降趋势。长江中下游多数地区暴雨日数明显增加。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发大水,而北方及黄河流域却旱情加剧。
但由于地区差异,气候变暖不一定都表现为不利的方面。例如,作为河西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形成区的祁连山区,由于降水较丰富,气温远低于周边地区,未来的几十年后气温的升幅不会很大,并且伴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量亦有所增加,出山径流仍将按目前的自然规律与趋势缓慢变化,因此全球增温对本地区出山径流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
下列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CO2等温室气体所造成的。 |
B.自古至今,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只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气候变暖的现象才变得明显。 |
C.在20世纪,全球平均近地面气温上升了约0.60℃;后半世纪,我国平均地面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0℃。 |
D.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大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其中在增温方面的影响大于对同期全球或半球的影响。 |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大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每年生成的台风越来越多,每年27.3个台风形成的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B.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河流水位被迫抬升,导致城市自流排水发生困难,市面积水时间延长,积水加深,防洪标准降低。 |
C.伴随海平面相对性上升,还会引起长江口咸水进入黄浦江,甚至还会沿长江上溯,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自然灾害。 |
D.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我国降水形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江中下游多数地区暴雨日数明显增加,而黄河流域.海河降水量出现下降趋势。 |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中国的影响绝对都是负面的。 |
B.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干旱的地区更干旱,湿润的地区降雨更多。 |
C.全球气候变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远远大于非沿海的内陆地区。 |
D.气候变暖使得北半球近30年来平均雪盖范围减少了约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