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甘坐“冷板凳”才有真学术
深圳《晶报》社论
实至名归,《中国植物志》获得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书由全国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历经45年艰辛编撰才得以最终完成,是目前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植物志。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也有深圳人的心血,仙湖植物园研究员李沛琼曾用10年时间编研该著的第12卷。
在中国学术饱受质疑的当下,这样一部潜心研究成就的鸿篇巨制获奖无疑令我们动容,一股纯正的学术味道扑面而来。这部著作的获奖使我们看到,真正的学术必须甘于坐“冷板凳”,而不是浮在面上的喧哗与躁动。
《中国植物志》的获奖与前段时间报道的一则新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披露,据他的研究团队统计估算,2009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销售额近10亿元。这样“产业化”的论文,不知学术价值几何?著名学者赵毅衡的一句话或可对此做一个注脚:“如果中国当代学人再不做原创性思考的话,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许就在接近于中国男足。”诚哉斯言!中国论文“产业化”的速度其实正是学术堕落的速度。
之所以做这样的对比,除了感慨在中国目前的学术环境里甘于坐“冷板凳”是何等的不易,何等的可贵外,还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中国植物志》作为一支奇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某种意义上是打向眼下浮躁的学术界的一记响亮巴掌,让学术圈内一些沉醉于灯红酒绿的“超男”、“超女”们自惭形秽。
一座城市思想的高度取决于其学术的高度。揆诸深圳,作为“排头兵”的城市,还欠缺些什么呢?不缺热闹也不缺繁华,但却缺乏一种学术水准的高度。基于此,我们才以一座城市的名义举办学术年会。当然学术水准的提高不是多办几场学术会议、多搞几场嘉宾讲座等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有一个能让学人坐“冷板凳”求真问学的机制,让学术真正回归学术。概而言之,眼下的学术必须脱去两件外衣才能自我救赎:一是被资本裹挟的外衣,避免学术的资本化、产业化;二是被行政主导的外衣,避免学术官僚化。
(选自深圳《晶报》2010年1月13日A3版“晶报社论”)
下列对《中国植物志》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中国植物志》是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植物志。 |
B.《中国植物志》是中国当代学人原创性思考的产物。 |
C.《中国植物志》学术味道纯正的根本原因是参编人员多,花费时间长。 |
D.《中国植物志》荣获2009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乃是众望所归。 |
E.《中国植物志》的获奖告诉我们,在学术研究上,只有甘坐“冷板凳”,才能有所成就。
不能成为“甘坐‘冷板凳’,才有真学术”的依据的一项是( )
A.深圳仙湖植物园研究员李沛琼历时10年编研《中国植物志》第12卷。 |
B.2009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销售额近10亿元。 |
C.深圳以一座城市的名义举办学术年会。 |
D.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许就在接近于中国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