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从1978年1000多亿元到2007年5.1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0年间增长了近50倍!以前,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属于“建设型财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下降较快,用于公共事业、民生事业的支出比重大大上升。“十五”时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资金达1.13万亿元,5年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 在加大“三农”投入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优先发展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8年全国教育支出预算9081.95亿元,比去年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6684.33亿元,增长23.9%;中央财政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资金68亿元,增长33.3%。 (1)结合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我国财政政策取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为此,国家决定投资10000亿元用于灾区重建工作,下调银行利率,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灾区重建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村地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八十年代后,该村实行包产到户逐步取代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九十年代,该村先后兴办了制衣、水泥、煤炭运输等企业,并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生产燃料乙醇的工厂以及沼气发电等新项目。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建起吃住行一体化的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农民人均收入从88年180元上升到2000年的3910元。近年来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本地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果蔬等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该村逐渐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材料二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1)上述材料反映了该村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该村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3)政府应如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10分)
十七大期间,新华社在《十七大的历史方位》中认为浙江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29年的改革开放,记录着“温州模式”的创新轨迹。温州从服装、鞋帽、低压电器、眼镜、商标牌等小商品的家庭经营开始,小商品走出了大市场。各种专业市场越来越多,年成交额逐年放大。温州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个体经济、私人企业因而获得大发展,结果形成了一个中小企业大群体,这些企业分属乡镇、个体、合伙及个人所有,是混合型所有制。温州当地政府对微观经济及其日常经营,始终不去直接干预,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改善宏观环境。搞好建设规划、制定游戏规则、实行社会监督、兴办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税收制度、充实财政实力、搞好基础设施等方面。在温州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创业,其中一次是纠正假冒伪劣行为,改进质量,取得了信誉。我国加入WTO后,温州主动的、有准备的接受国际竞争的考验。原有产品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使质量升级,成本降低,创造品牌,打进了国际市场。请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解读温州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