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41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告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车,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必死则生。”
秦将章邯已破楚将项梁军,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
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裨将,救赵。诸别将皆属焉。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余日不进,遣其子宋襄相齐,自送之无盐,饮酒高会。项羽曰:“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诸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宋义,即其帐中,斩之,下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王阴令羽诛之。”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叛乱。”即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襄,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楚怀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焉。项羽以杀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率二万众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兵渡河,沉舟破斧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兵击秦军,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大破秦军。
(节选自明代刘基《百战奇法•死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杀牛燔车,以享战士享:犒劳
B.诸别将皆属焉属:下属
C.楚王阴令羽诛之阴:暗中,秘密地
D.诸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能直接表现项羽“忠于国君”和“勇冠当世”的一组是               (    )
A. ①项羽为次将,范增为裨将,救赵
②宋义与齐谋反,楚王阴令羽诛之
B.①项羽晨朝宋义,即其帐中,斩之
②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C ①使桓楚报命于楚怀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
②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D.①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叛乱。
②项羽乃悉兵渡河,沉舟,破釜甑,烧庐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段一开头就点明宗旨,针对“士卒疑惑,未肯用命”的情形提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用兵策略,其目的就是要让士兵抱定必死之志去奋勇杀敌,死里获生。
B.“陷之死地然后生”是历代兵家所常用的激励部队奋勇杀敌的用兵之道。在一定条
件下,这无疑也是可行的,但从根本上讲,士卒的勇敢精神,是由战争的性质、目的以及士卒的军政素质决定的。
C.项羽所部击败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其成功之处很多。如在行军途中及时除掉“不恤士卒而徇其私”的上将军宋义,为楚军迅速进抵巨鹿扫清了前进障碍;再如临战之前他破釜沉舟,激励将士树立“必死无还”的决心,为楚军奋勇杀敌作好了精神准备。
D.项羽在交战之中切断了秦军主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使其各自陷人孤立境地;之后

又集中兵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歼灭了王离、苏角之后,乘胜击败了章邯,使诸侯救秦兵者“莫敢纵兵”,于是歼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重大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