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向自然界索取,忽视对自然的保护。结果是洪水泛滥、土地沙化、河水断流、生物物种减退……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威胁。 材料二:中国在发展经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开展了节约型社会活动……。 (1)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实现中部崛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冬虫夏草主要产于西藏、青海、云南和四川等地海拔3 000~5 000米的高山草甸上,具有十分奇特的生活史:在严寒的冬季,蝙蝠蛾幼虫蛰伏在潮湿而温暖的地里越冬时,受到名为虫草菌的麦角科真菌的感染。虫草菌以蝙蝠蛾幼虫的躯体为养料,不断生长新菌丝。渐渐地,蝙蝠蛾幼虫的躯体被消耗殆尽,只剩下躯壳,这便是“冬虫”。到了次年夏天,冰冻的土层开始消融,菌丝体也破壳而出,伸出一根圆棒一样的东西,藏在花草丛中,这就是所谓的“夏草”。“冬虫夏草”的生长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008年3月22日,第16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发展。我国根据本国国情,把这一主题具体化,提出“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主题。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应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材料一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说,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立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依靠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创新发展模式。 材料二 李克强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是在总体和平的环境下实现的,今后更需要维护一个和平的环境,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的原因。(2)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3)结合材料,说明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