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增加了4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外国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请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格姆科夫等著《马克思传》目录(部分),回答问题。 第一章1818—1843 ……/博得一个不平凡的姑娘的青睐/为“现代世界哲学”而奋斗…… 第二章1843—1848 在革命的心脏—巴黎/良朋与战友/走在建党的征途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书 第三章 1848—1849 革命爆发/《新莱茵报》的总编辑/…… 第五章1864—1871 第六章1871—1883 站在“冲天的巴黎人”一边/…… (1)将下列目录归入相应的章节中。(在答卷纸上填入相关序号) ①国际工人协会的敌人被征服了②在波恩上大学③红色的终刊号④《资本论》 (2)作者把第二章的起止时间定在1843年和1848年,根据目录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起止时间确定的史实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于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本来还给英军士兵一种债券,作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中国世界史·近代史编》齐世荣、吴于廑主编 材料二 在1653年4月,克伦威尔将不驯服的“残余议会”解散;另外在7月4日召开了一个“小议会”……由一部分温和派议员在1653年12月12日提议“自动退职”,“小议会”就这样在召开以后几个月解散了。随后,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公制度。12月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公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 材料三 “勇敢的克伦威尔走进了议会,像个精灵,他发怒的面孔,吓得议员们口呆目瞪;“走吧!他说“你们坐得太久了!难道你们,还想坐在这里,直到世界末日来临!” ——《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在征讨胜利后军队的性质发生怎样变化?这种变化对这场革命有何影响? (2)克伦威尔独裁统治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在他统治期间,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这些人的利益? (3)《克伦威尔传》的作者对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持何态度?对于此事件后出现的政局你如何看待?请概括说明之。
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南京是我国一座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请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回答:(1)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两个政权的名称及其性质。(2)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南京颁布的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两部著名文献。(3)结合两部文献的内容,简析其特点或者性质。(4)这两部文献最终的结局如何?导致这些结局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摘自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希腊是如何提防材料一中的英雄人物的?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为提防材料一中英雄人物的出现,约法实行什么制度? 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根据材料四,概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