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1942年,刘东生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决心从事黄土研究,一干就是60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被誉为“黄土之父”;80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2002年获国际最高环境科学成就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辨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探讨如何将德育落到实处,青岛市市南区育宏小学和陵县路小学,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作了一个“红领巾让座”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近300名学生都认为自己在学校受到了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教育,都知道应该“尊老爱幼、谦让有礼”,但在实际行动中,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在遇到特需乘客时“有时让座,有时不让座”,而表示“肯定让”的仅有一成。不让座的理由是:看到特需专座上的都是年轻人,他们都不让,我就赌气不让座;有时看到老弱病残者,但不在自己身边,让开位子会被周围的人坐下,所以干脆不让;有些大人好像欺负人似的,要小孩给他们让座,我就偏不让,有时还撒谎说自己肚子疼什么的;让了座后,连最简单的“谢谢”也不说,还翻个白眼看你,心里发凉,以后就不让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2)结合材料反映的道德状况的实际,发表评论。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一个普通的艺术工作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义演数百场,从事义工服务时间达到数千小时,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300多万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试用哲学观点评析这幅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