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据此完成:(1)举例说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运动中的体现。(2)这场运动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3)这场运动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道理?
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天下皆天父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材料三】 2007年5月13日上午,在湘潭县泉塘子镇“湖南超级杂交稻种三产田年产工程示范基地”的稻田旁,棋盘村农民陈德云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光明日报2007年5月23日报道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3)材料三中所提及的两位人物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是什么?并概括指出促进我国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资料,请你设计—个恰当的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中美关系史l949--1972)【材料二】 1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 题的题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 表权”提案。——《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就中关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美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得到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一年后失效,这一点中方表示了理解。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中方一直不做承诺。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材料四】 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日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材料五】 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3)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并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党的十七大把民主政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尚书》【材料二】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中华通史》【材料三】“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世界文明史》【材料四】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世界文明史》【材料五】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西方国家强调对权力的制衡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4)根据材料五归纳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 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 ,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被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请回答:(1)概括该材料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2)该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10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