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5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的大众化和价值坚守
杨秀香
①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向社会生活全面渗透的时代,这样的文化被称之为"大众文化"?在西方国家,大众文化主导着社会,因此,它的价值取向对社会道德带来的消极的一面让人们忧虑:。在中国,文化的大众化已经渐成趋势,那么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必然要付出道德上的代价吗?大众文化对道德价值的坚'守可能吗?
②在西方,大众文化曾经措下层大众的;低俗、粗鄙,"无品位"的文化,用来区别受过教育的、有教养的社会精英所拥有的"充分发达的意识文化";高雅文化。从历史上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是不争的事实。
③但是,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模糊了精务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这种模糊是通过艺术向商品妁渗透、艺术与商品"合流"成为人的日常消费品实现的,它使文化的发展在价值倾向上出现于明显的变化。如奢侈消费显示着人的身份地位,成为时尚;纵欲享乐满足着人的欲望,成为生活目标;生产的短暂性使系列化、重复性代替了创造性,因而使文化产品缺少母创造所必需的思虑而可能有的深刻,导致意义的丧失。詹明信把这样的文化称为"无深度文化"。
④所有这些,都引起了西方学者对文化发展的价值忧虑:认为它与新教伦理的禁欲、勤奋、远见和节俭背道而驰,"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享乐型的利己主义","瓦解了道德的基础"。
⑤西方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道德臂离现象的根源在于它"直接地屈从于商品化、商业化与市场"。大众文化的"前提预设"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结果必然是要求建构新的市场。随着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闲暇消费大大增加,生产者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利用广告、媒介把各种关于浪漫的、美的、成功的,舒适的等等意念加诸在各种物质的消费品上,结果使人的消费由满足需要变为对过度欲望的追逐,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变为"代用的使用价值",即包德里亚所说的"符号"。因此,消费决不能理解为对使用
价值、实物用途的消费,而应主要看做是'对符号的消费。正是这种市场的逻辑,使"生产者永远有兴趣培养他人的'过度和放纵'"。可见,大众文化中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感受的直接性、庸俗和肤浅的价值倾向,完全是生产者为了利润和金钱而采用的商业策略,并不是大众文化的必然归宿。
⑥在西方国家,大众文化在价值上的变化受到了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的批判。那么,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境况如何呢? 
⑦对我们来说,文化的大众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如何给予大众文化的发展以合理的价值引导,以消除其对社会带来的可能的隐忧。显然,仅仅在市场逻辑中的大众文化是无法给人们以这样的引导的。大众文化要给人以这样妁引导需要超越市场。
(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1月21日,有删节)
1.根据文意,下列对"大众文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就是它的价值取向对社会道德造成消极影响的一种文化。 
B."大众文化"就是引领着社会进步的同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文化。
C."大众文化"是一种与"精英文化,,相对,低俗、粗鄙、"无晶位"的文化。
D."大众文化"就是文化的大众化,就是向社会生活全面渗透的一种文化。
2.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没有明显的区分是因为艺术向商品渗透、艺术与商品"合流",艺术晶成为了日常的消费晶。
B.文化的发展在价值倾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已经引起了与新教伦理的禁欲、勤奋;远见和节俭背道而驰的现象。
C.在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直接"屈从"于商品化、商业化与市场,这是带来了它出现道德背离现象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D.大众文化自身是无法给人们以合理的价值引导的,它只能给人带来消极的影响。大众文化要给人以合理的价值引导需要超越市场。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必须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加以正确合理的引导,强化对大众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否则,大众文化必然造成消极的影响。
B.人的消费由满足需要变为对过度欲望的追逐,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变为"代用的使用价值",使得生产者把各种"意念"、"符号"附加在消费晶上。
C在物质生活富有的今天,现代人反而感到了精神贫乏空虚,甚至道德沦丧;这也是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道德背离现象的表现之一。
D.要避免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偏离,就要在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加以合理引导和控制,社会也要为大众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的大众化和价值坚守杨秀香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