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某市经济开发区先后拒绝了海内外高达两亿美元但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投资项目65个。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说:“巨额投资虽能暂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美好的环境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但实际上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民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该市开发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某校高三(2)班同学商定开展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参与探究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导致气候异常,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以及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被完全破坏。(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信息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启示。解读生活同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根据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而发达国家只会下降30%---40%。中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该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的。建言献策同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遏制气候变暖实质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一网友在新浪网载文指出,低碳概念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就是:节,顾名思义,即节能,如何节能?通过提高效率来节能;减,即减少排放;替,即替代能源;吸,即通过植树造林来达到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发展低碳经济提3条建议并简述理由。
全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明,和谐的民族关系决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积极建设、积极促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继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1)有同学认为,“只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请运用《政治生活》中民族方面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2009年12月30日,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出台,有效地推进了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新农保试点的启动,使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又一重大惠农举措。(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试分析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的必要性。(2)请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江苏省应如何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
材料一 图1: 江苏省企业景气指数走势图
15000
阅读材料据此完成问题。材料一:2003年下半年全国600种主要商品供求总量情况注: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后才出现工农业产品过剩。2004年我国人均GDP仅1 000多美元。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及其比较
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材料三:农业产值、就业人数、农村人口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市场的特点是什么。(4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与材料一、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分)(3)结合材料三,说明国家应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