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78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彼挟其高大以临我          作师说以贻之
B.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C.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蒙故业,因遗策
D.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
17.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的一组是
①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⑦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⑧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A.①②④⑦⑧   B.②③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⑦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在胶西主动过着“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庇采椽之居”的生活,真正体现了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思想。
C.文章详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和四季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景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答:                                                                  
(2)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超然台记宋苏轼凡物皆有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