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与20年代相比,国际政治局势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就在德国的文人以作为世界公民而自豪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这使得德国人对法国的态度以及对民族主义的态度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开始是无所顾忌的狂欢,后来是毫无保留的厌恶和愤慨,最后是苛刻的否定。拿破仑的征服政策激起了德意志人民强烈的民族感情,德国的知识分子再也不高喊世界公民了,文化民族主义在侵略的炮火下升华为具体的政治民族主义,德国人要求结束分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其标志就是费希特1808年《致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录》的发表。——杨静《德意志民族主义对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影响》材料二 统一使德国的民族意识大为高涨,但是这种民族意识和统一以前那种反对民族分裂、要求民族统一的民族意识已有很大的不同,它产生于普法战争胜利后狂热的民族荣誉感中,因为在人民心目中,帝国的建立几乎完全是三次所向无敌的战争的结果。特赖切克这时已经完全拜倒在普鲁士的武力下,极力宣扬没有战争,民族和国家就不能生存,军刀建立的帝国,必然保留了许多普鲁士的封建军事残余,第二帝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事部门凌驾于民政部门之上的传统,人民也深受普鲁士崇尚武力的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一的实现使他们更加着迷于民族意识,而这种迟来的民族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容易产生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主义。——朱志忠《十九世纪末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德国民族主义的演变历程。(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后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们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员,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全球通史》(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的“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材料二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发生?……从霍布斯开始,到威廉·配第,再到约翰·洛克,……都在阐述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个人通过劳动所得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或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这也是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业革命……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唐晋《大国崛起·从“快乐英格兰”到“日不落帝国”》(2)材料二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还有哪些?材料三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70年,(英国)拥有15500英里铁路。蒸汽机还被应用于水上运输……1840年,赛缪尔·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预先宣布轮船到达和出发的日期……工业革命不但在交通运输方面,而且在通讯联络方面也引发了一场革命。以往,人们只有通过运货马车、驿使或船才能将一个音信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然而,1866年,人们铺设了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和通讯方面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成果在世界市场发展中发挥的具体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史观角度评价世界市场的形成。
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历史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材料四:1981年8月21日,县委制定了《关于人民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试行办法》。……1983年3月,县委抽调868名干部下乡,县政府统一印制合同书,由社、队,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责、权、利范围,即农户承包土地,自主经营,按规定在(再)向国家交售余粮,上交农业税,并缴纳集体规定的费用后,其余收入全部归己。——选自《广德县志》1996年版请回答:(1)材料一回答中的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4)依据材料四,指出广德县的农业生产有了什么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下图)材料二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英文版)材料三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了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出现了“异化”。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效。(4)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中西方循着不同的经济轨迹不断地向前走着,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特色。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2分)(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