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国学经典论语,立足于“唯用”的角度,通过解读经典文学给现代人以宇宙观、人生观、处世之道、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启迪,受到了国内大众的欢迎。辨析: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
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材料二 “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几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踢郭臣,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说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结合材料和现实,谈谈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国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各题:材料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广大民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斗争中,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洗礼,民族力量得到极大的凝聚。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飞上太空,正常入轨,9月27日,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为庆祝“神七”的成功,某校高二(3)班组织了“太空漫步,神七壮怀”的主题班会活动。现在请你一起参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班主任的提议下,同学们决定在全校发起一个倡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从我做起。”在倡议中要阐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请你提供理论支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三(12)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关于抗震救灾的图片。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图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