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答题。定风波苏轼莫叶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①简要概括这首词刻画的人物形象。(不超过8个字)②和苏轼并称为“唐宋八大家”的作家还有: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题。送隐者一绝杜牧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1)全诗哪些词句交代了“隐者”这一身份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 ▲ (2)诗的末尾两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夜闻杜鹃陆 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雨睛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①苏轼高亭②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高山上。(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中蕴含“羁孤”之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加以解 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南 邻 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本诗与《 》一文中“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结合诗意,对“南邻”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请从“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角度赏析本诗画线句。(4分)(注)虚实相生:逼真描写的“景、形、境”为“实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为“虚境”。——出自《文学意境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