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1)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读“地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北半球_______日(节气)的阳光照射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 D地的夜长为_____________小时,E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 A、B、E 三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B地的昼长为________,B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B在A的_______________方向,A、B两地时差为____________小时。 图中各点与A地地方时相等的是________。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该自然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这里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甲、乙、丙、丁四处中,一般情况下商店比较集中的是__处,请分析原因。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①三峡库区地质地貌复杂,地表土层贫瘠,保土保水能力极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多年来,由于这一地区人口暴涨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以库区秭归县为例,全县40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达12万亩;占30%:全县坍塌滑坡多达500多处,干旱、山洪、大风灾害年年都有。②三峡移民安置的难点在于农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库区的土地资源却恰恰非常不利于大农业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没各类土地达6.6万亩的云阳县为例。云阳县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农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峡工程所淹没的4.82万亩耕地虽然只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但淹没的却多是江河谷地经过上百年开垦出来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库区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试点中曾在云阳投资1736万元开发土地1.76万亩,但其中多数耕地都因质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源、交通等),而无法发挥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库区多数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不仅很少有大型企业,而且现有的中小企业也严重亏损。同时,由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技能较低,真正能自谋职业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阅读材料分析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有哪些?该地区农业生产从其投入上看属于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农产品商品率________(填高或低)该地区农业普及推广机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从1976到1996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土地利用上:________________。交通条件上:在1976年只有水运和普通公路,到1986、1996具体变化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污染、____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种植________、_______、副食品等生产。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为某城市的布局规划图,该城市要建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以及城市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和绿化带,要求在A、B、C、D四点中选择宜于建厂的地址;(副食品供应地、绿化带建在城市的不同方位),并说明理由。火力发电厂应建在_________,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__,印染厂应建在__________,服装厂应建在_________,副食品供应基地宜建在城市的___________方位,理由是______绿化带适宜建在城市的________方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