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4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公元458年)春,正月,丙辰,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是时,给事中郭善明,性倾巧,说帝大起宫室,中书侍郎高允谏曰:“太祖始建都邑,其所营立,必因农隙。况建国已久,永安前殿足以朝会,西堂、温室足以宴息,紫楼足以临望;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今计所当役凡二万人,老弱供饷又当倍之,期半年可毕。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帝纳之。
允好切谏,朝廷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常屏左右以待之。或自朝至暮,或连日不出;群臣莫知其所言。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然终善遇之。时有上事为激讦者,帝省之,谓群臣曰:“君、父一也。父有过,子何不作书于众中谏之?而于私室屏处谏者,岂非不欲其父之恶彰于外邪!至于事君,何独不然。君有得失,不能面陈,而上表显谏,欲以彰君之短,明已之直,此岂忠臣所为乎!如高允者,乃忠臣也。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朕知其过而天下不知,可不谓忠乎!”
允所与同征者游雅等皆至大官,封侯,部下吏至刺史,二千石者亦数十百人,而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帝谓群臣曰:“汝等虽执弓刀在朕左右,徒立耳,未尝有一言规正;唯伺朕喜悦之际,祈官乞爵,今皆无功而至王公。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小,不过为郎,汝等不自愧乎!”乃拜允中书令,赐帛五百匹,粟千斛,拜长子悦为长乐太守。允固辞,不许。帝重允,常呼为令公而不名。
游雅常曰:“前史称卓子康、刘文饶之为人,褊心者或不信。余与高子游处四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高子内文明而外柔顺,其言呐呐不能出口。昔崔司徒尝谓余云:‘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余亦以为然。及司徒得罪,起于纤微,诏指临责,司徒声嘶股栗,殆不能言;宗钦已下,伏地流汗,皆无人色。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辞义清辩,音韵高亮。人主为之动容,听者无不神耸,此非所谓矫矫者乎!”
(《资治通鉴•宋纪十》节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高宗还平城,起太华殿 起:起居,居住
B.时有上事为激讦者,帝省之讦:斥责,批评
C.余与高子游处四十年 游:交游,交往
D.高子内文明而外柔顺 文:华美,美好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具体表明高允“忠诚”为国和“风骨”高尚的一组是()
A.语或痛切,帝所不忍闻,命左右扶出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B.纵有修广,亦宜驯致,不可仓猝高子独敷陈事理,申释是非
C.允执笔佐我国家数十年,为益不小 人主为之动容,听者无不神耸
D.允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 高生丰才博学,一代佳士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反对大兴土木,认为已有的宫室已经足够用了;即使要有所修建,也应该慢慢来,不能仓促草率,因为这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
B.高允经常进谏,有时语气痛切,魏高宗常常让身边的人避开而单独接见他。因此,高宗曾对群臣说,我知道高允的过错而天下人都不知道,但我仍然不能不说高允是忠臣。
C.跟高允一起被朝廷征召的游雅等人都已经被授予大官、封了侯爵,部下也有不少人做到刺史等高官,但高允却并不看重这些,朝廷要授予他高官,他还坚决拒绝,不肯接受。
D.游雅觉得史书中描述的历史人物卓子康、刘文饶的为人,心地偏狭的人或许不会相信,但若看到高允喜怒不形于色,就会相信古人古事都不是假的。
11.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况四万人之劳费,可胜道乎!此陛下所宜留心也。(5分)
译文:
(2)朕有过,未尝不面言,至有朕所不堪闻者,允皆无所避。(5分)
译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公元458年)春,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