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走向成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阅读这段材料之后,请你以“走向成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净,晾着的衣服总是脏的!”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的嘲笑,就仔细地观察,然后拿起一块抹布,把这位女士家窗玻璃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今年暑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带着学生去了趟内蒙古、陕西,完成了一次“追远·拜谒之旅”。这是他所带的人文实验班两年里的第四次游学。之前他们曾利用寒暑假完成了“唐宋明文化寻踪之旅”、“齐鲁寻根之旅”和“徽文化探访之旅”。在复旦附中人文实验班,游学已成为一种传统,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是游学的最早倡导者。他1997年开始带学生开展学旅,每年2-4次。起先就在上海周边,之后逐渐向外拓展。这两年暑假,他又带着学生徒步穿越徽杭古道,亲身体验当年徽商创业的艰难。(摘自2013年8月《文汇报· 走出书本且行且思》)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商业街区,这里广告林立,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2011年首部中国国家形象片在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中国先哲孔子,当代中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如袁隆平、杨利伟、马云、郎朗、姚明、邰丽华等人,和乡村女教师李灵、热爱航海的翟墨、鞍钢工人郭明义等平凡的普通人,在片中展现了他们微笑、自信的形象,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扩写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因此常有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慨叹,公共图书棺零门槛开放本来就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值得反思。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