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479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拔拂今日之死不及,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则以兼之矣。舅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选自《韩非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败:打败
B.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田:打猎
C.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因:因为
D.拔拂今日之死不及拔拂:免除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从晋文公作战回来先封赏雍季而后封赏舅犯的举动,以及听到晋文公对群臣的释疑,从而得出了“文公之霸也,宜哉”的结论。
B.有人认为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文公的提问,文公问的是“以少敌众”,雍季回答却是“以后一定不再上当”,借此说明对雍季的封赏是不恰当的。
C.有人认为舅犯所说“不嫌欺诈多”的话,不是指欺诈民众,而是指欺诈敌人。但晋文公却混淆了民众和敌人的区分。
D.舅犯前有正确的言论,后有战胜的功劳,结果,舅犯兼有二功却排在雍季后面,雍季没有一点功劳却排在前面受赏。这说明晋文公不懂得正确行赏。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
(2) 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