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五代]鹿虔扆①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yi):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4分) (2)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5—6题。听流人①水调子②[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②水调子:水调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赏析“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①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释]①关河令:其音多哀怨。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
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注】[中思·喜春来]春思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注】辽西:即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①《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②《春怨》和《春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4—16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4.本诗写景有何特点?答: 15.简析颔联,尾联分别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答: 1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18—19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静夜思李 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7.简要说明两首诗写景抒情的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析“疑”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