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4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萧何追韩信
  及项梁渡淮,信乃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召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以为:认为
B.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亡:逃跑
C.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就:得到
D.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说:同“悦”高兴,佩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B.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而予也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王许之。诸将皆喜之二虫,又何知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又去投奔他,均没被重用。
B.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家族中和他同辈的十三人都挨次被杀了。
C.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萧何都没有追;唯独只去追韩信,是因为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D.汉王拣了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萧何追韩信及项梁渡淮,信乃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