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图”(图6—3),回答下列问题。图6—3(1)将图中的图例补充完整。(2)补充判断的理由。(3)在 年,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半数以上。(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6)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可以体现其 的发展水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C两地的纬度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2)B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D地最有可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3)假如条件相同,仅从纬度考虑,四点中发射卫星最佳的是________地,能观察到极光的是________地,相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离最小的是________地。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A地 B地 C地 D地(1)判断A、C、D三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昼夜长短因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地区例外。(3)观察从A到D的四幅图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4)判断A、C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值:A________;C________。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中心A的名称是 ,并根据图中季风的风向,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气压带和风带向 移动。
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图表示的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2)A、B两处比较, 处气压高。C、D两处比较,白天 处气温较高。(3)甲图中锋面按性质应是 锋。该锋过境后,气温 ,气压 。(4)图中数字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 ,② ,其中,大气增温主要是吸收 。(填数字)(5)乙图中F处是____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__天气。
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a、b_______。(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作用形成的。(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