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镇的变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读甲、乙、丙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丙图中能正确反映A、B两地降水特征的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A、B两地中,地质灾害严重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3)A、B两地中,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其自然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分析瓦伦西亚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2)简述图a中①、②两个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3)图a中A海峡表层洋流的运动方向是 ,B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是 、 等。
下图为“某学者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四季类型的分布主要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布规律?(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四季如春”型地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3)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资料一:见下图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 由东向西 ,原因是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