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1-4题。
为期8个月的"中国SARS流行过程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课题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解释了SARS冠状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SARS病毒的传染性由弱到强,先由动物传人,病毒在人体中发生变异,进而造成暴发流行。今后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就可能遏止SARS暴发流行。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对目前禽流感的防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还确认SARS病毒来源同果子狸有关,SARS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速度为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突变速度的1/3。SARS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变异量相对较少,变异速度相对慢,有利于疫苗研制。
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已联合召开"SARS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新闻发布会。专家认为,今年报告的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和致病性不强,重现了2002年底至2003年初的流行早期现象。早期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今后出现的病例都是如此,但如果在病毒从动物传人的早期就进行有效的隔离,包括杀灭疫源动物,使之不在人传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变异为传染性强的病毒,就可以避免再出现人传人的暴发流行。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介绍了研究的主要成果。课题组首先对SARS流行病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SARS流行早期(2002年底至2003年1月底)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这一特征提示该阶段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来源,其传染性与2003年春节开始的超级传播事件后的病毒有很大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将2002年至2003年期间的SARS流行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发现来自环境的SARS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由于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如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病毒变异快。经过一段时间在人体上的适应,流行进入中期,2003年2月起,病毒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较强,出现了超级传播者现象。进入流行晚期,病毒组十分稳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总顾问钟南山院士认为,对今年在亚洲多国爆发的禽流感缺乏类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虽然目前禽流感人传人的现象不明显,但不排除将来会像SARS一样从动物到人,在人身上发生变异,进而有人传人的可能,因此在疫情出现早期就杀灭疫禽的决定是正确的。钟南山还说,入冬后出现的早期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以后下一阶段没有传染性,所以还需要提高警惕。
(录自《中国青年报》 2004年1月30日 有改动)
1、对第一段中"这项研究"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SARS流行过程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
B、SARS冠状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
C、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D、SARS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
2、下列对"SARS病毒"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SARS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变异量相对较少,变异速度相对较慢。
B、SARS流行早期就进行有效的隔离,包括杀灭疫源动物,就可以避免暴发流行。
C、SARS流行早期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
D、SARS流行中期,病毒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较强,出现了超级传播者现象。
3、钟南山认为"入冬后出现的早期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以后下一阶段没有传染性",以下对其原因的叙述,不当的一项是:
A、这三例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是SARS流行早期的迹象。
B、相关研究课题的重大突破、主要研究成果的展示,都还不能有效解决病毒的变异问题。
C、果子狸等病源未完全杀灭,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又会使病毒变异加快。
D、虽然早期监测和防控手段能够有效遏止疫情扩散,但人类还未最终战胜SARS。
4、结合本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传染性由弱到强,可能由动物传人。
B、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病毒流行中期,病毒变异趋缓,病毒组稳定,但传播能力却较强。
C、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生,实行人员隔离、杀灭疫禽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D、高致病性禽流感目前由于缺乏相关生物学研究,所以应以预防为主,果断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