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文言文阅读
  • 难度 较易
  • 浏览 725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 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③ 者,鹯 ④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亡者,则 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6)。’此之谓也。”
【注解】①尔也:如此罢了。②圹:同“旷”,旷野。③爵:同“雀”. ④鹯 (zhan):一种像鹞鹰的猛禽。⑤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 时间越久,疗效越好。(6)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 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在这一文段里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 成。
B.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 者失天下。
C.本段用了举例、正反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举桀纣汤武的例子,都是从正面论述得民心的重要性。
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 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 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2)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的理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