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 )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准确,归于大中至正,今经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钜!” (《朱子全书序》)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唐太宗在遗诏中认为自己实行的一项政策使“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郡县。”这项政策是
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长城,太宗一笑置之,曰:“安事劳民。”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①唐太宗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 ②唐初无边患,长城已无防御作用 ③唐太宗心存百姓,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④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