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政治
  • 题型 单选题
  • 难度 中等
  • 浏览 1259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名臣。他为齐相时,有个叫高纠的人在他手下办事,也算尽心尽力,但晏子却把他辞掉了。当时有人劝阻晏子说:“高纠又没犯什么过错,为何辞退他呢?”晏子说:“我是个平庸的人,经常犯错误,高纠与我共事三年,却从未指出过我的过失。我之所以辞退他,是想找一个直言敢谏的人在我身边,能及时指出我为人处事的不足之处,让我少犯错误。”据此回答问题。                                                   
“晏子辞纠”的故事从哲学角度告诉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

A.内因决定外因 B.内因起决定作用
C.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D.外部条件有时起决定作用

晏子要找一个直言敢谏的人在身边,能及时指出其为人处事的不足之处,使其少犯错误。他的做法体现了

A.对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因素要防微杜渐 B.对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因素要不断积累
C.勿以善小而不为 D.要优化事物的结构

“晏子辞纠”的故事在政治上可供我们借鉴的是

A.要依法行政 B.要树立对立面
C.不要搞“一言堂” D.国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名臣。他为齐相时,有个叫高纠的人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