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片暗黑斑点,同时把几十亿吨太阳粒子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

A.耀斑和太阳风
B.黑子和太阳风
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日珥

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及人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放出的能量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唯一动力
B.煤、石油、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的主要动力
D.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点有几个(  )

A.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
图中线速度最大的点是(  )

A.B B.A C.F D.A和F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2012年6月19日17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度过了24小时,他们的“天宫”生活度过了完整的一天,经历了16次日出日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天宫二号及其发射,有人做了如下推测,从地理角度看,不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来看,天宫二号应向偏东方向发射
B.进入轨道后天宫二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C.天宫二号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D.进入太空后天宫二号受到的太阳辐射比在地球上强

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的安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州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神州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加快再减慢 D.先减慢再加快

太空授课直播期间,下列城市中正值深夜的是(   )

A.旧金山(122ºW) B.巴黎(2ºE)
C.莫斯科(37ºE) D.东京(139ºE)

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流堆积物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正确表示南半球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是(   )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1月12日,我校迎来第一次考试,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一段(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从3月22日到9月22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小→大→小
C.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D.兖州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

假设地理考试的北京时间定为11月12日14:00,请问此时12日这天所占的范围为全球的(   )

A.1/2 B.3/4 C.1/3 D.4/5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变质岩 B.A C.B D.C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A.大理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D.②①③ 地壳抬升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其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 分钟后, 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B.12℃ C.10℃ D.8℃

青藏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   )辐射弱所导致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12日早,济南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下列各题。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地貌。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等。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______月或_____月,北京时间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个等压面,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此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季(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B>A>C                    B.C>B>A>D
C.D>A>B>C                    D.B>D>C>A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为某日昼半球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左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左图中,ab代表___________,该日的节气为___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
(3)“神十”于6月11日发射,发射时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___ 时段(选择填空),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 。
A.AB                B.BC            C.CD              D.DE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多选)
A.左图中①地比②地昼短
B.左图中①和②地方时相同
C.右图中,地球从位置D运行到位置E的期间,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D.右图中,北京昼夜等长的日期为A、C、E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