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秀qí阔chuò恹欲睡yān
B.裂jūn郁yǐ瘦骨峋lín
C.菌 yùn持jīn颓断壁yuán
D.狡jié哽而不舍qiè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殉职腼腆纵横决荡浮想连翩
B.揶揄婉惜毛骨悚然名副其实
C.噩耗仓皇神采奕奕眼花缭乱
D.喧泄希冀坦荡如砥不屑置辩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B.释放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充分展现人们自信、豁达、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
C.我国各界人士强烈谴责5月22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危言耸听的暴恐袭击事件。
D.开展读书活动能有效地增强青少年憧憬中国梦、建设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安倍到哈格尔的讲话,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
B.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C.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随手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主要表现了“母爱”和“童心”两大主题。
B.郭沫若的《石榴》、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C.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D.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他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为我们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家乡的故事。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应用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尊敬的新民学校领导:
5月3日上午,贵校九年级3班的赵亮、肖伟等6位同学来到我社区参加义务劳动。这天天气闷热,可他们进入杂草丛生的草地中捡垃圾,专心致志地清理小广告,配合得相当默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下起了雨,但他们仍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清理活动,毫无怨言。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中,单靠我社区工作者的力量是不够的,而贵校同学的到来,可谓是解了燃眉之急。
在两个多小时的义务劳动中,同学们不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还培养了责任心,树立了回报社会的人生观,为创建活动作出了贡献。同时,整洁的社区新面貌,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我们居委会全体成员就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
此致
敬礼
2014年5月5日
花山居委会

A.第一行中间加上标题“表扬信”。
B.正文结尾处添加“并请贵校领导对赵亮、肖伟等6位同学提出表扬”。
C.祝颂语中的“此致”要顶格写,“敬礼”空两格写。
D.调换“2014年5月5日”与“花山居委会”的位置。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列古诗文默写在横线上(10分,默写每空1分,书写2分)
(1)            ,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王维的《使至塞上》)
(2)春蚕到死丝方尽,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的《无题》)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乐观思想,表达对离别的人们的美好的祝福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最近,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政府狠刹公款吃喝风的同时, 民众也自发掀起了“光盘”运动。请就餐桌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想法。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今年9月在娄底举行。红山学校九年级5班的同学们积极参与筹备委员会对省运会主题口号的征集活动。他们根据“突出娄底特色,彰显湖南亮点”的要求,用对联的形式已拟出了主题口号的上句,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拟出下句。
上句:展娄底青春风采          下句:                             
2013年,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国人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汉字不仅是母语表达的基本方式,还具有丰富的蕴涵。请仿照示例,从提供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富有个性化的解读。
【示例】功:一工一力。出工又出力,才能成功;出工不出力,就不会成功。
教   愧   和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毒之乎皆空游无所依
C.乡邻之生日蹙 人不知不愠
D.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则无敌国外患者

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乡邻之生日蹙/黑质白章 B.竭庐之入/真不知马也
C.悍吏来吾乡/主人处处款 D.鸡狗不得宁焉/故有名马

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 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句子翻译(4分)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请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谅解,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待您呢?”如果要显得对国王无限景仰、无比忠诚,你还可以说:“是的,仁德的国王,您想的正是我准备做的,今天我特地给您带来了一个祖传秘方,任何人生病,
我都舍不得用,今天我把它带来了,我希望您万寿无疆,您的健康是全德国人民幸福。”国王高兴了,还会少了你的好处吗?不说提拔你当分管医疗卫生的大臣,起码也得给个皇家医院的院长让你当当。然而,科赫没有这样做,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正是科赫这种在权势面前坚持让心灵站立精神,使他赢得了人们永久的尊敬。
我们需要心灵站立,在权势面前如此,在别的什么比如金钱、女色、荣誉等等面前也同样如此。金钱可能使我们屈服于物欲;女色可能让我们意乱情迷;一次性使用的荣誉可能让我们忘记生命最终的目标。你要想坚守自己,就必须牺牲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并且在这种牺牲中高扬自己的人生信念。
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一个胸禁狭隘、只知道为自己打算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的心下跪的人。因为他追求的是利益,追求利益必须懂得识别天时地利人和,懂得利用谁、团结谁、孤立谁、打击谁。只有那种心怀大众、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与社会意志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宠辱不惊,以坚守自己灵魂的是非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他们追求的是真理,真理不会察言观色,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它都以自己独有的面貌存在着。
让心灵站立也需要底气。悬崖上的松树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只是以本质的执著,坚守在别人无法坚守的地方,它令人敬佩。然而,不是每一颗树都可以跻身于悬崖。悬崖上少土,需要一棵树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一棵树用心灵浇灌自己,所有这一切都不是那些生长在平地里的树所具备的。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好有坏,能力也有大有小,希望每个人都发出一样的光、散出一样的热是不现实的。但让自己的心灵站立,以一片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这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基本的人生目标,达不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
文章开头叙述罗伯特·科赫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请为此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工作这么忙,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我想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个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同时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
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
一路上,总会有人问父亲,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一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
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子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了一会儿,突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起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原来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邮局的人建议“我”半年给父亲寄一次钱或者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而“我”却坚持每月给父亲寄钱,这是为什么?
“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焦虑”与“幸福”是否矛盾,为什么?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内心感情?
父亲是真的“忘了去取钱”吗?为什么?这件事启示我们与父亲相处时要注意些什么?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留下     (二)小议“包容”
要求:(1)上面两题,请任选其一,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来源:2015届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