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1古诗词三首练习卷
带着问题来读书。
(1)《独坐敬亭山》一诗写诗人______________独自一人与______________为伴,抒发了他的孤独寂寞之情。
(2)诗人__________在(时间)__________经过洞庭湖,为湖光山色所动,写下了《____________》。
(3)“忆江南”是_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江南__________季秀丽的风光。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面无风镜未磨(mó mò)
众鸟高飞尽(jìn jìng) 白银盘里一青螺(lóu luó)
读绕口令,对号入座。
亭 庭 停
洞( )湖上六角( ),六角( )上挂铜铃。
风吹铜铃( )不动,铜铃碰( )响不( )。
恰当解释我会选。
厌:①憎恶。②满足。③因过多而不喜欢。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
(3)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
填写修辞方法我来试。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能不忆江南?( )
根据给出的诗意写出诗句。
(1)仰望天空,鸟儿飞向远方,直到不见了踪影;空中的一片白云也慢慢飘远,四周一片寂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湖中的君山,它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只银盘里放着一只青色的田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一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一到,江水的颜色就像蓝草那样碧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______________ 谙: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写了江南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景色之美。“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情。
填同音字。
tínɡ 凉( ) 家( ) ( )止 朝( )
tán 泥( ) 花( ) ( )奏 ( )话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忆江南”“望洞庭”都是词牌名。( )
(2)“相看两不厌”中“厌”的意思是“满足”。( )
(3)“绿如蓝”中的“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能不忆江南?( )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作者分别是( )、( )和( ),他们都是( )朝人。
A 刘禹锡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白 E 唐 F 清
(2)“风景旧曾谙”中的“曾”的意思是( )。
A.曾经 B.重
(3)《忆江南》是一首( )。
A.曲 B.词 C.诗
默写《望洞庭》,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望洞庭》中描写洞庭湖平静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中,诗人以“望”为观察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辉映的景色,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