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 ℃ B.1.8 ℃ C.2.5 ℃ D.4.6 ℃

沿图1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海南岛房地产业日渐升温。如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海南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在该楼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底层全年的正午均能晒到太阳,则设计者在规划两楼间距时,需考虑该地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和________的高度。(  )

A.春分原楼 B.夏至新楼
C.冬至原楼 D.秋分新楼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建筑成本比海南岛要高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价
C.经济 D.抗震系数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年7月7日部分地区光照示意图,中心点表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P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  )

A.90°N B.78°N
C.70°34′N D.12°N

关于P、Q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P地地方时是12时
B.此时在P地可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线上
C.该日P地正午太阳高度约是Q地的2倍
D.该日P地昼长是Q地的2倍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C.河谷盆地夜雨多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地形起伏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热力环流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多地空气显示“重度污染”,雾霾天气频现,部分城市污染指数突破测量上限。雾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的原因是(  )
①冬季供暖,排放的污染物增多 ②冬季汽车尾气排放值增多
③冬季施工量大,扬尘多      ④冬季炒菜油烟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如图为我国某地l月某日6时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剖面图。高空气流自西向东速度为30千米/时,若城市A有严重的雾霾天气,则该城市雾霾天气开始消散的时间大约在(  )

A.10时 B.12时 C.14时 D.20时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30°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为该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北京日出东南 B.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C.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 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造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雨水对该地地表侵蚀能力最弱的季节,以下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我国东北平原春意盎然 B.尼罗河河口出现海水倒灌
C.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 D.南非高原草木枯黄

该地的典型农产品是(  )

A.大豆 B.葡萄 C.黄麻 D.甘蔗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瑞士著名的旅游胜地——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上的小镇,海拔1 560米,是每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办地。读达沃斯小镇镇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达沃斯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空气清新 B.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C.银行林立,为金融中心 D.俯视群山,视野开阔

如测算达沃斯某处滑雪场的面积,则需要该地的(  )
①纬网图 ②等降雪量图 ③积雪等深线图 ④等高线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A.流域面积大于D河          B.流域降水少于D河
C.含沙量大于D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四河流域中(  )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B.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D.生物多样性增多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对该岛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大陆岛 B.地势崎岖
C.地震频繁 D.人口稀少

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A.山顶冰川融化 B.风暴潮频次增多
C.植被更加茂密 D.农作物产量增加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及2011年的气候资料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序号
项 目
多年平均数据
2011年数据

年平均气温
11.6℃
12.5℃

日平均气温≥0 ℃的终止日
11月23日
12月17日

年降水量
633.4 mm
557.5 mm

春季降水量
69.1 mm
71.2 mm

夏季降水量
463.8 mm
353.7 mm

 
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A.红松 B.沙拐枣 C.樟树 D.杨树

该地2011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B.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低
D.河流封冻天数变长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佳句。
材料二 图中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3分)
(2)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质好的自然条件。并说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8分)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俄罗斯1月等温线及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俄罗斯1月气温分布规律,并从海陆位置角度简要分析其成因。
(2)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支流众多,河网密布,该河流干流总落差仅有256米,通航期有7~9个月。伏尔加河流域居住人口数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被誉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3)分析伏尔加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点。(3分)
(2)从地形、气候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0分)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四校联考期中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