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上相应的汉字。
绍兴的台门,从历史的烟尘wēi yí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yùn。当你漫不经心走进一座台门,似乎能kuī视到一点历史深处那泛黄的记忆,触摸到台门主人的生命气息。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B.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大会的口号是——团结、友谊、进步。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很多人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点燃”蜡烛,为遇难同胞照亮天堂之路。
C.班会课上,老师再三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真是故弄玄虚
D.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正说明了这一点。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主体部分写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故事情节精彩复杂,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B.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C.蓓姬在那洞里因迷路号啕大哭,汤姆安慰她,鼓励她,后来汤姆用风筝线探路,手脚并用地在通道里往前爬,终于看到一个亮点,爬出了山洞。
D.在学校里,汤姆通过认真背诵《圣经》,积累到九张黄条,十张蓝条,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一本《圣经》。

沙僧是唐僧三徒弟之一,一路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金身罗汉。
①简要概括沙僧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②有人认为沙僧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什么?(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关注国防】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请你拟一个标题。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9月26日报道,历时近3个月、转战20多个省份、由全军各战区10个炮兵旅、远程火箭炮旅和防空旅参加的“火力—2014”系列演习昨天完成收官之战。经习主席、中央军委批准,总参2014年在7月—9月份组织10场代号为“火力-2014”系列陆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训练,按照“远程投送、综合演练、检讨评估、实弹战术演习、总结撤离”5个步骤进行,涉及7个军区、空军、4所院校和多个基地靶场。通过演习,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炮兵部队的火力运用战法,提高炮兵指挥员的谋略水平和炮兵部队的火力配置、火力协同、火力毁伤等能力。
【读写交流】小勇同学是一个军事迷,他利用课余时间收看了这次系列演习的视频,写下了下面这段话并发布到学校网站论坛上:通过这次演习,使我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人民解放军不愧是保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长城。
①大家发现消息中“通过这次演习,使我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一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请你结合提示将错误的具体类型和修改方法向小勇做一个解说。
[提示]成分残缺的情况主要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②小勇这段话中的“钢铁长城”是什么意思?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宋朝诗人范成大的《田舍》一诗,完成后面小题。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注】①田舍:农家。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全诗洋溢着一种 “_______”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①李士衡: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俱:一起。④遗(wèi):给予。⑤委:委托。⑥缣帛(jiānbó):丝织品。藉:垫。⑦更不暇拣择:没有时间去拣择。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与之俱使高丽(     )      ②船倾覆           (     )
③舟人大(     )          ④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     )
⑵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

A.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B.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C.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D.屠惧,投以骨(《狼》)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 后 实 己 物 以 避 漏 湿
翻译下列句子。
⑴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⑵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选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和善开朗人长寿》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心理学家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美国心理学家杰尔曼和他的学生历时70余年对人的心理特征与其寿命进行对照,结果表明,那些少年时代就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的人,比不够自觉、不够踏实的同龄人要多活2-4年。研究还证明,说谎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说谎的人心慌意乱,会引起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兴奋,造成大脑机能失调,导致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紊乱,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人在说谎时,体内会分泌一种使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白血球数量下降的激素;和善待人、有良好人际关系者,大脑会产生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激素,心理学家称之为“快乐素”,这种激素使人心情愉悦,保持心理平衡。
②美国两位医学博士曾对45名医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按照心理行为方式,将这些学生分为三组:A组喜争好斗,喜怒无常;B组小心谨慎,文静含蓄;C组活泼开朗,气质平和。经长达30年的观察,发现A组的发病率为77%,而B、C两组的发病率合起来仅为22.7%。上海华东医院也曾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者进行过一系列性格调查,结果表明,B型性格(悠闲、不好强、温和平静、从容不迫、深思熟虑、不慕功名)占83%,A型性格(急躁易怒、缺乏耐心、竞争心理强)只占14%。
综上所述,和善待人者,往往多为性格开朗者,这种人极易使高级神经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平静和善是我们应该学会的心态,这样才能永葆年轻。
结合第①段内容,解释为什么“悠闲、不好强、温和平静、从容不迫、深思熟虑、不慕功名”的人容易长寿?(3分)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⑴第②段所举的两个例子能否只用一个?为什么?(3分)
⑵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多”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那么除了本文谈到的和善开朗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积极因素能促进人们健康长寿?(至少写出两条)(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魏清素的《折磨是一种赐予》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似乎每个人一生中部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与你过不去,处处为难你,不停地挑剔你,否定你。你可能会怨恨:为什幺总是折磨我?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些,从整个人生的大格局来看,这些折磨恰恰成就了你。
②当蝴蝶还是幼虫时,住在一个出口很小的茧中。要想破茧而出,它必须通过那个小小的出口。这个过程需要它竭尽全力,很多幼虫因此丧命。有人觉得蝴蝶太可怜了,就用剪刀把茧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让幼虫很容易地从中出来。但是它们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拖着一双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小小的出口就是帮助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只有经过了出口的挤压,两翼才能顺利充血,幼虫才能蜕变成展翅飞翔的蝴蝶。
③其实,人与蝴蝶一样,也要经历破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生命的韧性和厚度。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处荒凉,远离亲友,身心备受折磨。这一切,却带给他更多的体验和思索,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突围,艺术才情也获得了整体蒸馏和升华,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相继诞生。岂止苏轼,人类文明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哪一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最大限度地考验一个人,而人生的最大值也正在此中求证。
④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面对折磨,不必抱怨,不要退缩,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机会,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不要去祈求什么“剪刀”的帮助,那只能萎缩了你成功飞翔的“双翼”。
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成长中的人,只有经历世事的“折磨”,才能迈向成熟和成功。正确地面对“折磨”,并藉此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节选自《这些事,现在明白还不晚》,有删改)
作者在第②段介绍了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有何用意?
依照第⑤最中的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
根据文意,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折磨”。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丁兆如的《棉花的味道》(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八月底回老家,娘说,棉花都快拾了,耩(jiǎng)完麦有空,给孙子们缝棉衣,一人一身。
②娘枯瘦的小手扯着我肥厚的大手,翻过两道山梁,来到一条陡峭的山沟帮子边。说,娃,看见了没,就在那,石头堆边。
③棉田不大,三四分的样子,是在山沟底的荒滩里开辟出来的,拣出的石块就有一大堆。棉花长得很旺,枝条中上段喇叭状的小花朵儿开得正欢,有风吹来,沙沙作响。大部分是瓷实的那种白,也有黄、紫、蓝、粉的,虽没数量上的优势,却也十分艳丽,很耀眼的。我下意识地拨拉开厚厚的枝条,看到棉桃儿都藏在阔实的叶子下面,个个出落得水灵、饱满,有些枝条都不胜重量了,弯弯地垂了下来。最下面的一层已经开始破嘴,小缝处就能看到有点淡黄的棉絮。地头处,几个迫不及待者,吐着雪白的絮子,煞是喜人。娘说,棉桃开裂风干后才会变白,地头得风,裂得快,白得也快。我小心剥下几朵,捧在手心,嗅嗅,有着干柴草的馨香;拈拈,柔柔的,缎子般的质地;拽拽,茸茸的棉丝被我拉得好长好长。
④“这只是育果的中期哩。”娘拢了拢两鬓的白发,“春天雨水少,又是沙石地,还好,夏天倒没旱着。”娘又掐着手指算了算说。娘的眼神,娘的动作,与她年轻的时候真是不二啊——面对一颗颗雪白雪白的棉团,娘弓起了身子,抹一把额上的汗水,用手捶打几下一定是酸痛了的腰背,然后望一眼棉田的尽头,又弯下了腰……
⑤我没见过娘是怎样将一粒粒棉籽种下去的,但我知道当棉苗儿顶着两片小丫丫拱出地垄时,棉田就成为娘的天地了。娘绾起裤管,脱下鞋子,光脚走在松软的泥土里,好像脚丫是在与她心爱的棉苗相拥着说话儿,她整个人都好像是植入泥土里的一条血脉和根须。间苗除草,耪地培土,喷药捉虫,整枝打杈,还有打尖,像养育和梳妆自己的女儿一样,样样都是耐心的活儿。当棉株长到齐腰高时,生命的枝杈张扬开来了,恣肆地摇动着心形的绿叶,摇曳出了串串花朵。
⑥娘就这样一直守着她的棉田。花开了,花落了,又开了,又落了,赶趟儿似的,绿绿的小疙瘩儿终于在花落处脱胎出来,羞怯地躲在密叶间,直到渐渐长到核桃般大小。倘若日子再往后推,纵横的枝上就挂满了一个个小铃铛,在爽澄的金秋里泛着紫光、白光。棉桃儿笑了,娘笑了。
⑦每年的第一身棉衣,都是给我缝的,用的都是头茬的上等棉,就是棉丝最长、颜色最白、弹性最大的那种,而且后背、胸脯部分,要铺得更厚一些,生怕被冻着了。给爹缝的,是黄黄的那种。这种棉花是从霜后没全熟的果里硬剥出来的,湿漉漉的,要晒上十来天,质地自是差了许多。最后是她自己的,全是用过的旧破絮。我那时常常坐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看着娘把亮晶晶的针举过头顶,在头皮上抹过,针钻进发里,再钻到灰青的帆布里,如同船桨划过,密密麻麻的针脚激起一朵朵浪花,将她的体温一点一点地洇到棉衣里。我的心一阵阵冲动,真想走过去,亲亲娘那一定是酸痛的腰。但我还是止住了,止住在爹火苗般忽明忽暗的叹息中,止住在爹粗壮有力的手臂上。爹高举的烟锅猛地磕向门槛,说:“娃们长身子,粮食不够吃,我看还得用棉花换,你还是把俺棉袄里的棉花取出来吧,明年再给俺套新的……”
⑧娘叹息。
⑨娘把满头青丝叹息成白白的棉花了。
⑩多年后,我上了大学,还穿着娘给我缝的棉衣,这让我常常想起爹的叹息,娘的叹息,这叹息常常缠绕着我,像暮春的雨,怎么剪都剪不断。想到这,我的眼前模糊了,棉枝间“滴答滴答”落下了雨……
⑪仔细算算,有20多年没穿过娘缝的棉衣棉裤了,我打算秋后把娘接到我的小家,每天下班后陪她聊聊天,看着她把自己一天天积攒下来的爱意一针一线地缝到孙子们的棉衣里。同时,我也想,要让妻用崭新的棉花,给娘缝身厚厚的棉袄棉裤。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1期,有改动)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棉花”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文章以“棉花的味道”为题有何妙处?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⑴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⑵请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本文⑦—⑨段和上面的链接材料分别写到了父母的叹息和伤感。有同学认为两篇文章的这些内容都有损父母伟大的形象,冲淡了文章的主题,你不赞同这种观点,请分别陈述理由。
《棉花的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想想就开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⑶书写工整规范。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学期月度联考一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