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校初一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像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磨制石器时代,射阳湖畔就已经生活着盐阜人民的远祖——淮夷。同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
A.山顶洞人 | B.北京人 |
C.半坡人 | D.河姆渡人 |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
A.半坡人 | B.北京人 | C.元谋人 | D.河姆渡人 |
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建筑样式不同,主要是由于( )
A.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 | B.生产工具的不同 |
C.生活习惯的不同 | D.建筑材料的不同 |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 B.王位世袭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 B.他的属下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
C.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 D.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山顶洞人 | B.北京人 |
C.河姆渡原始居民 | D.半坡原始居民 |
老师让欣欣做组长,他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原来是( )再现啊!
A.王位世袭制 | B.禅让制 |
C.大一统 | D.推恩令 |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
C.公元前1046年,周平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
D.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
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
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 | D.东周 |
考古挖掘使我们了解远古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2009年12月27日,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曹操墓的发现在年终岁末犹如一支巨大的炮仗,一“点燃”便引得舆论不断。有业内人士力挺,也有专家学者质疑他的真实性。现在,我们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主要依据是( )
A.传说 | B.考古 | C.想象 | D.推理 |
奴隶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时代的开始。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时间是( )
A.18000年前 | B.七千年前 | C.四五千年前 | D.约公元前2070 |
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 B.涿鹿 |
C.长平 | D.城濮 |
“他是一个终结者,也是一个开拓者。在他这里,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这一人物是( )
A.尧 | B.舜 | C.禹 | D.启 |
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 )
A.尧传舜 | B.舜传禹 |
C.禹传伯益 | D.禹传子,家天下 |
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 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D.诸侯内乱 |
如果你是西周时被封的一位诸侯,你不需要对周天子尽哪项义务( )
A.负责赡养周天子 | B.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
C.向天子纳贡 | D.镇守疆土 |
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你由此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 B.商汤灭夏 |
C.牧野之战 | D.国人暴动 |
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 )
A.周文王 | B.周武王 | C.周厉王 | D.周幽王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这种远古居民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反映了西周什么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3)在这一制度下,最高等级是什么?最低等级是什么?哪些人可以成为诸侯?
(4)这一制度在西周时期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