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请根据下列语境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有一月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徜徉(       )在        (hào miǎo)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谆谆(            )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是一件大有(bì)       益的事情。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潜移墨化 危言耸听 谈笑风声 小心翼翼
咬文嚼字 熙来壤往 心旷神怡  相题并论

错别字
 
 
 
 
订 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篇向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的序言,文章通过对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关系的阐述.激发了青少年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B.冰心的四首诗.每一首诗都表现了深刻的哲理。比如《嫩绿的芽儿》就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C.《幼时记趣》是一篇追记作者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的散文。课文图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D.《千家诗》之所以会给于漪以影响.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歌是“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的。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3)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冰心《纸船》)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冰心《成功的花》)
(5)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
(6)《浣溪沙》中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热观的两句诗是:谁道人生无再少?         。
(7)卢梅坡在《雪梅》中道出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道理的名句是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按下列句式发挥 想像,仿写一句关于书的比喻句
例句: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仿写:书是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
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共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的家乡在     ,表现了诗人的          的思想感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清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明秋毫  察:(         )      ②私作群鹤舞空  拟: (        )
③项为之  强:(          )     ④数十,驱之别院  鞭:  (     )
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何不试之以足
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观之正浓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寓言故事,完成后面小题。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倒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让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选自《现代快报》)
这是一则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               展开情节。
结合生活实际,文中的“钓钩”可以理解为什么?
请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读完这则寓言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后面小题。
距   离
①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
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正好足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
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
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继父交往中的几件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衬托了“我”什么样的心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文中有很多语句看似平常,实则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请品析下面的几个句子。
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
本文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首尾呼应。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文中的继父是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继父说什么?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感谢的:养育我们的父母,谆谆教导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博大精深的文学名著……有时候,意外、磨难、不幸,因激发了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可以说,懂得感谢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请你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500个字左右,诗歌除外)。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盐都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