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市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练习历史试卷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关
A.军功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九品中正制 |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时期 | B.两宋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各项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①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②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蔡伦改进造纸术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与“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几个关键词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邓世昌 | B.詹天佑 |
C.李鸿章 | D.张謇 |
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这首诗歌歌颂的是
A.洋务运动 | B.五四运动 |
C.红军长征 | D.戊戌变法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
D.爱国华侨的援助 |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次战略行动,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
C.“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 D.“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
时下,我们有“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
A.红军 | B.志愿军 | C.八路军 | D.解放军 |
以下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日建交 | D.中美建交 |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依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 | B.“一国两制” |
C.科教兴国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能代表其文明成就的是
A.空中花园 | B.麦加清真寺 |
C.巴黎圣母院 | D.金字塔 |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导致 “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
C.对外交流频繁 | D.农耕文明发达 |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使人类由“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
A.马可·波罗来华 | B.新航路的开辟 |
C.三角贸易 | D.工业革命 |
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主题,下列表述最适合的是
A.走进近代社会 | B.三角贸易开始 |
C.发现新大陆 | D.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 |
科技改变生活,下列人物与其重大发明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A.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 B.瓦特——汽车 |
C.爱迪生——电灯泡 | D.莱特兄弟——飞机 |
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像,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A.《共产党宣言》 | B.《国际歌》 |
C.《权利法案》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得益于
A.巴黎公社的成立 | B.创建斯大林模式 |
C.俄国十月革命 | D.实施新经济政策 |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联合国的建立 | B.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
C.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印度独立 | B.非洲独立年 |
C.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 D.玻利瓦尔解放南美 |
提示一:1995年1月1日成立,前身是关税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加入。提示二: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与上面两项提示相吻合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 B.联合国 |
C.欧洲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对图1、图3信息的解读:
图1: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由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图3:1911年10月10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此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解读错误的是:
图1 ,改正 。
图3 ,改正 。
(2)如果把上述图片反映的四件大事列为一个学习主题,请拟出一个恰当的主题名称。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压倒性的问题。中央将民生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建国纲领》
(2)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3)材料所述内容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罗斯福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大型纪录片《百年中国》翔实地记录了一些历史片段,反映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
(4)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请从表中任选一次变革进行评价。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法治”“改革”,中央集权制;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四 辛亥革命失败了,但它孕育了一场更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处在北洋军阀封建专制黑暗统治下,在民主与专制的思想交锋中,陈独秀以他早年对民主的热烈追求不能不成为新的运动的先导。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材料二描述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2)伏尔泰是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请举出两例受此运动影响的欧美革命。
(3)材料四中“更大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请写出这场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上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世界跨入了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大战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写出图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A国名 ;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
B国名 ;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
材料二
(2)图2 反映的事件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该事件后,为保卫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阻击日军,取得____ ______战役的胜利。(2分)“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寄慰百团将士》一诗中盛赞的“此役”是指____ ______。(2分)
(4)在中国军队阻击日军的岁月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在激烈进行,____ 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分)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名 称 |
参战国 (个) |
卷入人口 (亿) |
参战人员 (亿) |
伤亡人员 (亿) |
直接经济损 失(亿美元)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5 |
0.7 |
0.3 |
1805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1.9 |
40000 |
(5)从材料中,我们看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巨大的灾难。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