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春期高一期终质量评估化学试卷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 B.CH4的球棍模型: |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D.CCl4的结构式: |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③ | B.①②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 项 |
A |
B |
C |
D |
物 质 |
CO2 |
MgCl2 |
HCl |
NaOH |
所含化学键类型 |
共价键 |
离子键、共价键 |
离子键 |
离子键、共价键 |
所属化合物类型 |
共价化合物 |
离子化合物 |
离子化合物 |
共价化合物 |
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 ,
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 | B.氢化物的稳定性:Z>X |
C.离子半径:X2->Y+>Z- | D.原子序数:X>Y>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6项应为( )
1 |
2 |
3 |
4 |
5 |
…… |
CH4 |
C2H6 |
C5H12 |
C8H18 |
…… |
…… |
A.C14H30 B.C17H36 C.C20H42 D.C26H54
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V(O2)/mL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口顺序为a接( )接( )接( )接( )接f(填接口字母) ( )
A.b c d e | B.d e b c | C.d e c b | D.e d b c |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 · ”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B、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③混合气体的压强④混合气体的密度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①④ | C.只有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甲—辛等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
B.原子半径:辛>己>戊 |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丙>乙>甲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④ | D.全部 |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能进行,其有机产物为 |
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三硝基甲苯 |
D.反应 ④中1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
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
|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 |
A. |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 |
B. |
探究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
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 |
C. |
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不都是烷烃 |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D. |
探究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 |
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2.0mol•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溶液中的c(OH-)=1mol•L-1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4.0 mol•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0.1mol•L-1则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 )
A.2.856L | B.2.448L | C.2.688L | D.2.352L |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
金属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
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
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
(1)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 + O2 = H2O。 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
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
H—H |
O=O |
H—O |
键能kJ/mol |
436 |
496 |
463 |
则生成1mol水可以放出热量 kJ
(2)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若Fe、Cu和浓硝酸构成原电池,负极是 (填“Cu”或“Fe”); 若Zn、Ag和稀盐酸构成原电池,正极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 极(填“正”或“负”)。质量相同的铜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二者质量差为12.9 g。则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一定温度下,将3 molA气体和1mol B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X为 。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 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已知达平衡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请用p0、p来表示达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 。
某学习小组利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铁的质量/g |
铁的 形态 |
V(H2SO4) /mL |
c(H2SO4) /mol·L-1 |
反应前溶液 的温度/℃ |
金属完全消 失的时间/s |
1 |
0.10 |
片状 |
50 |
0.8 |
20 |
200 |
2 |
0.10 |
粉状 |
50 |
0.8 |
20 |
25 |
3 |
0.10 |
片状 |
50 |
1.0 |
20 |
125 |
4 |
0.10 |
片状 |
50 |
1.0 |
35 |
50 |
请分析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 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该探究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体现该影响因素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4)进行实验3时,若将稀硫酸改为50 mL 2.0 mol·L-1 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盐酸明显比硫酸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乙烯的年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不可以通过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填序号)。
A.CH3CH3 | B.CH3CHCl2 | C.CH3CH2OH | D.CH3CH2Br |
(2)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
(3)已知 2CH3CHO+O2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某有机物12g完全燃烧,生成7.2gH2O和8.96LCO2(标准状况下),0.5mol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0g。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又知此有机物不具有弱酸性,不能与金属钠反应,能与碱溶液反应,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下图A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
(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试管Ⅰ中试剂 |
试管Ⅱ中试剂 |
有机层的厚度/cm |
A |
2mL乙醇、1mL乙酸、 1mL18mol•L-1 浓硫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3.0 |
B |
2mL乙醇、1mL乙酸 |
0.1 |
|
C |
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H2SO4 |
0.6 |
|
D |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
0.6 |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mL和 mol•L-1.
②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 .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 )内为适当的试剂,【 】内为适当的分离方法.
①试剂a是 ;分离方法②是 ,分离方法③是 .分离方法①是分液,在具体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乙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乙酯从上口放出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
(5)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上面图中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元素组成。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化合物AB3的电子式
(2)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453 g/mol,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1:1,且1 mol 甲晶体中含有12 mol结晶水。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
(3)实验③中根据图像得V(Oa):V(ab):V(bc)= 。
(4)实验④中离子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