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监察制度 D.宗法制和监察制度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小组长收集了以下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小组成员讨论后一致认为最符合研究主题的材料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的诞生 ④维新变法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用了三句话回顾新中国1979年以来的外交状况:“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坚决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逐步实施了对外开放的决策 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收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富春山居图》分离60余年后,于2011年6月1日在台湾合作开展,外电评论说从“未有一幅画,如此拨动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弦”。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A.此画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两岸同胞的悲欢
B.此次画展折射出中华文化“圆满与和谐”的理念
C.画展的成功开幕昭示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D.“山水合璧”标志着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最终消除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春夏之交,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以后,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部分下院议员呼吁布朗下台。而布朗却采用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对布朗的做法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辩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成员去留,改组内阁
B.合法,首相是英国的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
C.不合法,遭到大多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
D.不合法,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首相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五大力量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而安定 B.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D.川西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7月6日中国经济网:“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该信息表明 
①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②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③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入超  ④东西方贸易交流不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数字中国网》载:“宋代江浙地区出现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8个,清代(1840年前)增加到487个。”与这些市镇明清时期状况不符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分工扩大的产物
B.推动了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C.城市存在使用雇工生产的手工工场
D.位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要冲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B.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该表反映的现象,直接说明

项目
1920年产值(亿元)
1936年产值(亿元)
1920~1936年均增长(%)
官僚资本
1.84
2.22
1.18
民族工业资本
2.51
16.32
12.41

A.民族工业遭遇重大挫折         B.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成为经济主体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才女张爱玲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的服装体现出专制统治的特征 B.清朝女人的服饰极具民族传统特色
C.“迂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侵略 D.清朝仍存在着严格的男尊女卑观念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组图片所示事件发生后,农村经济体制出现重大变革,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的是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联产承包合同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改革开放前上海择偶标准比例统计表。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项目
1949—1966
1967—1976
家庭出身
26.6%
28.85
政治面貌
30.5%
23.5%
学   历
10.6%
11.7%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政治主导社会生活
C.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D.知识分子地位提高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认识。下列用词正确反映了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B.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D.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的变化情况。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持续进行 B.重商主义政策推行
C.代议制民主改革完成 D.工业革命和城市化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的这一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标准的运用要受到该社会制度性质的制约。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B.西方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和平过渡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定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材料三       浙江省温州地区二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4分)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货币与国家、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XXX年11月3日,XXX政府财政部发布了《施行法币布告》,其主要内容如下(节选):
一、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定量、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
 ……
四、凡银栈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类者,应自XXX年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
六、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摘自张建平、李安《孔氏家族全传》
(1)材料中XXX年和XXX政府分别应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人民币发行的简表

 
开始发行时间
发行的面值
人民币发行简要说明
第一套
人民币
 
1948年12月
50000元、5000元、500元、50元、5元等  12种
解放战争时期发行。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套
人民币
1955年3月
10元、1元、1角、1分等l1种
 
第三套
人民币
1962年4月
10元、1元、1角等7种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发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四套
人民币
1987年4月
100元、50元、10元、1元、1角等9种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发行。适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请参照材料二人民币发行的简要说明,为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编写简要说明。(答案写在表格中)
材料三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3)新航路开辟后,非洲的黄金、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美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1.(20世纪)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美元重挫英镑。……
2.制度安排为美元扫清障碍。……
3.马歇尔计划为美元国际化加速。……
——邵鹏斌《美元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20世纪“美元重挫英镑”的三次特定的历史机遇。为美元扫清障碍的“制度”是什么?从美元取代英镑的国际地位过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阶段经济全球化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不同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在全球的经济扩张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三 漫画:当今全球化—输家与赢家(不同的世界 不同的呼声)

(3)有人认为全球化进程中赢家永远是赢家,也有人认为输家可以成为赢家;你赞成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四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近现代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即在最近30年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取得了重大成就。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5)综上所述,假如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领导人,请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来源: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