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误(yí)不(xiǔ)热(chén )消( qiǎn )
B.伤( zhuó )妒( jì)煎( áo)要( dì)
C.同( liáo)驾( yù )狭( yì)谢( wěi)
D.粗( zào)洋( yì )身 ( jǐ )发( huàn )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B.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新疆启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以来,各族人民群众同仇敌忾,踊跃参与和主动配合严打专项行动。
D.高考刚刚结束,考生们就开始了估分择校的工作,这个学校也好,那个学校也不错,大家见异思迁,都拿不定主意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各句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届巴西世界杯将在19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转播,预计观众人数大约32亿人左右。
B.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关键。
C.湖南衡阳一军械仓库发生爆炸事故,17名官兵遇难,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原因,杜绝此类事故不再发生。
D.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少年,通过脑电波控制的机器外骨骼,踢出本届世界杯第一脚球,这成为开幕式最令人感动的瞬间。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作者柳宗元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B.《范进中举》中吴敬梓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C.《山中》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旅愁归思,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风吹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D.臧克家在他的诗歌《有的人》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对比烘托,把正面的衬得更高,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填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kěn(   )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一个听众的心田。爱因斯坦的真zhì(    ),左拉的精pì(   ),公刘的幽默,郭沫若的激情……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将深深打动你,也必然陶yě(   )你的精神。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爱惜芳心莫轻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④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⑦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⑧诗家清景在新春,                     。(杨巨源《城东早春》)
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分析题。
诗话是古典小说中很常见的语言形式,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触目晚霞挂林薮,侵人冷雾弥穹苍。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河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上下寻人虎饥渴,一掀一扑何狰狞!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往迎虎如岩倾。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猩红染。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须坠山奄。近看千钧势有余,远观八面威风敛。身横野草锦斑销,紧闭双睛光不闪。
本段诗话所写的英雄是《水浒传》中的              (人名),这段话写的是他            
        的事迹。你还知道他其他的事迹吗?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用简洁的语言写一件,并谈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事迹(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                                     
性格特征: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专题探究。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他由衷赞叹着默默无闻竭力付出自己所能的人。你认为叶的事业(贡献)有哪些?(至少答2点)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其不祥(                   )           ②旦而不鸣(               )
书之以为言默戒(           )           ④则人将汝以时夜(         )
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 B.弗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 D.当余从师也

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
谁染枫林醉
苏更林
(1)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练的语言,勾勒出层林尽染、枫叶流丹的画面,并吟诵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
(2)为什么晚秋的枫叶会变得满山锦绣、遍地彩霞呢?宋人杨万里有诗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说是枫叶在一夜间偷饮了“天酒”而“醉”成了红色。这虽然为枫林红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
(3)到底“谁染枫林醉”呢?现代科学认为,植物叶片的颜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等。这些色素物质往往会随着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各自具有鲜明特征的颜色。叶片中含有较多叶绿素时就会呈现绿色,含有较多叶黄素时就会呈现黄色,而含有较多的花青素时则会呈现紫、蓝、红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颜色多变。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价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碱的性质,即能够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羟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质,即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花青素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随介质pH值改变而改变结构并从而改变颜色的可能性。试验证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呈现其表征的红色。而枫树的叶片细胞液呈现酸性,春夏季节由于枫叶中一般只含有叶绿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时的枫林还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可到了深秋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光照减少,使得叶片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适合叶片,这样就造成叶细胞内糖分的积累,从而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枫叶细胞液的酸性环境,花青素呈现红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4)“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枫林红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如果你一旦置身于枫林之中,一定会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为“霜叶”抗严寒傲霜雪的生机和力量而感动。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第(2)节中,杨万里的诗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这两句诗?从文中可以看出枫叶变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结构特点是什么?(4分)
枫叶中的花青素是如何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大自然中的植物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
最后的风景   
陈绍龙
⑴岳父日渐消瘦,最后都没法去赴一个学生的约,虽然只是几百米的距离。岳母一脸愁苦,岳父说是肝病又犯了,他自己在县医院已经查过了。
⑵岳母催着到南京做检查,岳父说儿子下个月结婚,喜事,一家人需要高兴。天伦之乐,他在乎这个。妻弟结婚那天,他穿得格外精神,接受大家的祝福,接受众人的闹喜,他的脸叫人用墨汁涂成了包公,他开心极了。
⑶不敢面对的现实果然存在:南京的检查结果,肝癌。
⑷事已至此,一家人一方面商议着为岳父治病,一方面约定要瞒着他。
⑸我们忙着搜寻所有关于肝癌的信息。也怪,平日里不大注意的事,在意了就一股脑儿地向你面前涌,最后跟中央电视台《与你同行》栏目都通了电话,原因是它那儿介绍过有关治疗肝癌的药。纵是岳父一个劲儿地相劝不要费太多的神,我与妻弟还是去了两趟北京。
⑹结果是一个很权威的老医生敲了敲一张几近散架的破桌:肝已类此,为期已晚。
⑺开始家人是不让岳父抽烟的,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平日里不上桌的老鳖螃蟹也成了岳父的家常便饭。岳父像是很开心地在吃,每次吃完饭,都是一头的汗。其实他的胃口极差,且黄疸也是越发的厉害,连耳根都黄了。一边吃还一边招呼我的女儿偎在他的怀里。我们有时在一旁看着,陪着大声说一些不关病情的话。岳父就说过去小城人不喜欢吃这些的,说是没油,买肥猪肉吃。我们都极认真地在听。继而,他从嘴角挤出点笑,于是大家附和着笑……
⑻岳父是教师,教师节这天全校教师合影。岳母便想到家人也该照一张。妻叫我把单位的摄像机借来,说给父亲来一些生活摄像,岂不比照片更好?
⑼我俨然一个导演似的,先是让岳父看书,他平日是最爱读书的了。我又让妻给他倒了杯茶,在他慢慢呷茶的当儿,我把镜头拉近,近乎是一个特写。最后岳父大声地喊家人围到一块儿来,聊天、吃瓜子儿、喝茶……
⑽我尽可能多地录下了一些生活细节,临了,我又把摄像机扛到靠校门口的一块坡地上。两排梧桐树,正对校门,我选定能看到校牌的角度摁动了开关。镜头中,岳父、岳母,还有两个小外甥女,手牵着手,像散步,也像看风景,从坡底向上一步一步地走。我从镜头里看到岳父不停地在说话,努力地笑。阳光越发温柔,给梧桐镀了层金色。青山着翠,淮河如练,被镜头隔开的风景,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里格外的灿烂。
⑾不多日,岳父便离开了我们。整理衣物时在他的内衣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病历:肝CA,晚期。时间竟在半年之前,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病。
⑿一个人,以自己临终的生命竭力呵护着家的完美与和谐,甚至不皱一下眉头,不大咳一声,终生缄守一个美丽的谎言;一家人,以无可挑剔的完整、美满、谦恭,没有一点磕碰,不存半点伪装,真诚恪守住一个美丽的欺骗!
⒀惟其美丽,谁还会忍心去破坏这道最后的风景呢。(2005年7期《读者》)
⑴段中“他自己在县医院已经查过了”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⑵—⑽段写了与父亲有关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岳父为什么会竭力去做每一件事?
一家人“真诚恪守住”的“一个美丽的欺骗”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的风景”的?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60+3分)
25、生活是美好的,重逢的喜悦、友情的珍贵、用心的品读……都荡漾着难忘和回味。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精彩一幕”、“精彩瞬间”、“精彩人生”等)再下笔作文。
2、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3、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书写分3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扬州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