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浙江]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取用液体        

称量质量

闻气体的气味

读取液体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属于氮肥
B. "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
C. 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
D. 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 : 4 : 3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燃烧需要助燃剂
B
手遇到很烫的物体,会立刻缩回
人体激素调节的结果
C
长期使用某种农药,效果越来越差
农药对害虫进行了选择
D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 a N O 3
N a 2 C O 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K C l K 2 S O 4 滴入适量 B a N O 3 2 溶液、过滤
C
C O C O 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H 2 H C l
先通过 N a O 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

A. 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 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 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 实验的误差造成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在一定量 A g N O 3 Z n N O 3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 N a O H 溶液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 E 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 A 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请写出 B 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3)已知 C 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D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 B a C O 3 )制备氯化钡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1)本流程中"浓缩"、"结晶"属于变化。
(2)滤液2中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填化学式)。
(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氯化钡晶体产量的有(选填序号)。
①将毒重石进行粉碎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③将滤液2通入到滤液1中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 l 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 l 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 p H <7,试管①中溶液 p H >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 m l ,逐滴滴加 N a 2 C O 3 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 H 2 S O 4 ,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 N a 2 S O 4 N a 2 C O 3 N a O H

推理2:含有 N a 2 S O 4 N a 2 C O 3

正确的是推理(选填"1"或"2")。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霾,主要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P M 10 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和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根据目前的认识,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和工业生产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都是 P M 2 . 5 的主要来源。它会对人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

"三效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为无毒气体。图乙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

该反应中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能将引起雾霾的 N O 2 C O 气体转化为 N 2 C O 2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省绍兴卷)化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