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中国统一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隋文帝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材料中的“之”和“其”指的是

A.丝绸之路 B.大运河 C.车同轨 D.兴洛仓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政要》中有如下描述:“商旅野次(野外停留),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该局面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炀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有“贞观遗风”。以下各项与武则天有关的是

A.创立科举制度 B.虚心纳谏,居安思危
C.创立殿试制度 D.改革军事、财政、漕运等制度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下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导演要拍一部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下列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①化着胡妆的汉族妇女骑马出行 ②新科进士争相在大雁塔上题名
③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入诗  ④长安城商贾云集,到处可见歌舞、盛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A.东突厥 B.吐蕃 C.靺鞨 D.南诏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对天竺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西域的影响 D.对日本的影响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郭沫若曾用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唐朝一位著名文学艺术家。以下名句出自该位大师作品的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反映了唐朝什么技术的发达

A.桥梁建筑 B.火药配制 C.雕版印刷 D.瓷器生产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该场景的出现,得益于

A.靖康之变 B.澶渊之盟 C.宋金和议 D.宋夏议和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A.铜 B.煤 C.石油 D.铁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和杭州等地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蕃市 B.蕃学 C.蕃坊 D.市舶机构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不能反映宋代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A.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海外贸易比较繁荣 D.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材料四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均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⑵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做什么?他是如何得出该结论的?
⑶ 用经济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材料三中的“存百姓”这一思想的?唐太宗“二十年间”的统治获得了怎样的誉称?
⑷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四中唐太宗“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柳宗元
材料二 夫甥舅和协,扫彼旧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之是崇,岂不盛哉!神圣赞普可黎可足,圣明睿哲,代天行化,恩施内外,威震四方。——《新唐书•吐蕃传笺证页》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第486卷
请回答:
⑴ 材料一中的“文皇”是谁?他获得“天可汗”尊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 材料二中的“惟亲好之是崇”的“和好”在唐朝时期最早的举动是哪一件事?有何历史意义?
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甥舅”的“甥”最早指的是谁?
⑷ 材料三中的“大宋皇帝”是谁?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⑸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夏”是从哪些方面向中原王朝学习的?
⑹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来源:2013-2014年江苏常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