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统计有误的是 (  )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据图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罗非鱼种群在a~b段近似“J”型增长
B.FNE最可能在c点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
C.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D.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时,产毒藻产生的藻毒素会在FNE体内富集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A~E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内竞争程度第8天比第16天强
C.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D.培养液中的Pb2+浓度越大,杜氏盐藻密度越小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由于世界各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有1 000只各种鲸、海豚及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命丧渔网,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鲸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称为种群的垂直结构
D.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两个层次,即个体的年龄组成和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是单体生物所没有的。例如,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以月龄画成椎体,下图是施肥对某种苔草的无性系构件月龄结构的影响。请回答:

(1)与对照组相比,施肥使苔草  的分枝成为优势。此现象说明_______
(2)苔草的幼枝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它会吸引更多的植食性动物,如五趾跳鼠。若在理想状态下,对苔草施肥后,短时间内五趾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将为“   ”型增长,其年龄组成类型最接近于         
(3)五趾跳鼠是危害三北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种有效控制五趾跳鼠数量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人承包了一个鱼塘,放养了2 000尾鲫鱼,在最初4个月内,由于资源和空间充足,每个月鱼的数量是上一个月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鱼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设计了如下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鱼的情况
研究方法
鱼的数量每一个月是上一个月的2倍

4个月内池塘的资源和空间充足,鱼的增长不受鱼的密度增加的影响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观察统计鱼的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请对该步骤进行补充,即写出上表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该池塘最多能够容纳5万尾鲫鱼生长,则在捕捞时,让池塘保持________     尾鲫鱼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3)在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估算方法是         ,此方法是否适宜作为土壤动物调查的估算方法?     ,理由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