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短诗,把诗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阴郁的天空/不寻常地/沉寂了许久/似乎正酝着一个阴谋
群山沉默/丛林低语/溪流一路传递着/隐约的消息
突然/一朵雪花掉了队/便xiè露了所有的天机
如繁花放 如流星划落/关山内外 苍qióng万里/这场预谋已久的雪/奔赴了千里/终于 掩盖了大地上/所有 不能说的秘密
(郑静《秘密》,选自《星星》2012年5月)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④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⑤《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⑥《岳阳楼记》中写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                           ”愉悦的心情。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⑴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救出朱赫来后,因贵族的儿子尼古拉的告密而被白匪关押了起来。
B.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少年时读过的一本孝子教科书《二十四孝图》,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卧冰求鲤”。
C.《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D.《鲁滨逊漂流记》中,一次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⑵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他不坏,可以这么说——他不过是淘气罢了,有点浮躁,冒冒失失的,他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孩子。他可没有一点坏心眼,我从来还没见过像他那么心地善良的孩子。嘿……”她开始哭了起来。
语段中那个淘气、浮躁、冒失的毛头孩子是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语段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处)(3分)
①换用号:         ②增补号:         ③删除号:          ④调位号:
因江苏省卫生厅曾提出高危人群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禽流感,随后各大药店的板蓝根全部卖断货。一些药店的销售员称要等新货到估计还要两天抵达本地,板蓝根在近两天的销售量是平时的10倍左右。专家称板蓝根虽偏苦寒性,但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不适合体质虚弱的人食用,吃多了反而会伤胃。其实预防禽流感最有的方法就是促进自身的体抗力,尽量不要接触病原,居住所内保持空气流通。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的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市公共自行车办卡首日,余军便办理了借车卡。在试运行后,余军坚持骑“公车”上下班,这既方便了出行,又能适当锻炼一下,还节省了每周花在交通上的50元钱。
材料二:“公车”走红的同时,捷安特等品牌销售商表示,普通代步用的轻便型自行车的销量确实有所下降,但降幅相当有限,而主要用于运动的山地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材料三:市运管处工作人员认为,公交与公共自行车相互配合能更好地方便市民。扬子出租车的张平师傅觉得公共自行车对出租车生意的影响并不大。但蹬三轮的朱师傅则很无奈,以前高峰期市民打不到车会选自三轮车,现在很多都去骑自行车了。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我市“公车”项目运营后的影响力。
链接:随着“公车”的发展,常州永安自行车也越来越多地被镇江市民所知晓。2008年,“永安”作为一家生产电子锁的企业抓住绿色出行的机遇,进军公共自行车领域,并凭借在电子锁上的技术优势,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公车”领域,实现了车辆的24小时通借通还。短短数年,“永安”一跃成为公共自行车行业的“巨鳄”。
请具体写出“永安”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共6分)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展开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拂堤杨柳醉春烟”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醉”字好在何处?
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儿童和作者,那么诗中的儿童有何种特点,反应了作者此时怎样的心情?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后面问题。(共14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或:同“惑”。②暴(pù):同“曝”,晒。③弈:围棋。④数:技术,技巧。⑤缴(zhuó):系在箭上的绳,代指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二者不可得兼(            )  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⑶吾见亦矣(             )   ⑷使弈秋二人弈(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⑴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甲】文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乙】文主要是讲修养工夫问题的,它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写出两段文言文中所包含的三个成语。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共11分)
讲理与讲礼
李敖   
中国民族对“讲礼”很拿手,对“讲理”却不在行。   
“礼”在古典解释里,虽然也有“理”的意味,但是两者你东我西,愈分愈远。“礼”变成人与人“交接会通之道”,变成仪规,变成俗套,甚至变成虚情假意。在这种方向的演变下,“礼”在许多点上,就跟“理”发生冲突。冲突的原因在“礼”是讲谁大谁小的;“理”却是讲谁对谁错的。讲谁大谁小,就没有是非可言,一切都是听凭摆布,一切都和稀泥,这就叫“礼之用,和为贵”。   
在“礼之用,和为贵”路线上发展的民族,一切都要“以礼自防”。除非特立独行之士,谁也不敢“无礼”。晋朝阮籍的嫂子回娘家,要出发了,阮籍来送行。照中国礼法,小叔子跟嫂子不打交道的,“叔”字的本义是“俶”字,古书里说:“叔,俶也,见嫂俶然却退也。”就是说,“叔”乃是“一见大嫂就向后转”的意思。礼法这种规定,阮籍就不以为然,他给嫂子送行,别人说闲话,他白眼一翻,骂道:“礼岂为我设邪?”(礼是给你们凡夫俗子订的,难道是为我订的吗?)
在阮籍眼中,给嫂子送行才是真正的礼貌,才是真正的合礼合理,“礼”在合理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无理。
在到处“讲礼”的传统中,中国民族的“讲理”训练很薄弱,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夫子。孟夫子证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他完全不想想,如果主张人性恶的人出来,也宣称“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他凭什么说水只为他的理论流,不为别人理论流。
在中国式的“讲理”中,最多孟夫子这种“理不直气壮”的角色,用这种态度讲谁对谁错,没有真理,只有无理取闹。这种人不适合讲理,而适合打架,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这才叫“礼尚往来”呢
(选自《昨日以前的阳光》)
通读全文,请分条列举中国民族对“讲礼”很拿手的具体表现。
作者运用阮籍的例子,意在阐述怎样的观点?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作者引用他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种人不适合讲理,而适合打架,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这才叫“礼尚往来”呢!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共14分)
青 衣
赵明宇
满月不仅人长得秀气,而且学啥像啥。爹娘看她是做演员的好胚子。5岁那年就把满月送进戏曲学校学青衣,几年下来,唱念做打,出类拔萃。
毕业那一年,学校组织她到元城县坠子剧团实习。满月早就听说有个演青衣的名角,她也看过青衣的戏,表演出神入化。
满月找到青衣,递上一张名片说。请您多指导。
青衣慢条斯理地抬起头,丹凤眼瞟瞟满月,讪笑着说,我不识字。
满月的脸一红,心说,架子还不小。
过几天,满月才知到青衣真是个土老帽。没上过一天学。青衣小时候在元城火车站捡煤核,被人卖到剧团学唱戏。生活中的她有些木讷,笨拙得像个粗手大脚的村妇,一站在舞台上却是快言快语,动作活泼,跟台下判若两人。满月就有些看不起青衣了,什么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什么走路一条线,身姿像只燕,这些理论满月背诵得滚瓜烂熟。满月疑惑的是,尽管自己扮相俊美秀气,声音圆润。字正腔圆,可就是不叫座。特别是自己的水袖功堪为一绝,简直出神入化,掌声依然稀稀拉拉。而青衣一出场就有碰头彩,台下喝彩声此起彼伏,观众把手掌都拍疼了。演《抬花轿》,青衣扮周凤莲,声音舒缓,字巧韵乖,嬉笑如风铃;还有一次演《秦雪梅》,喊一声商公子,则是情切切泪水盈腮,悲戚戚天崩地裂。观众好评如潮。满月演戏时自我感觉很好,觉得发挥到了极致,可观众坐在台下像是木雕,一点反应也没有。
满月苦苦思考,得出来一个答案,那就是青衣的名气创出来了。现在不是流行包装吗?也就是说青衣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满月就感觉凭着自己的水平和文化底蕴,过一段时间绝对能超过青衣。
这样一来,满月钦佩青衣的演技,却对生活中的青衣不屑一顾。
有一次正在练功房练功,排演一部新戏,有人急匆匆进来喊青衣,快去看看吧,你孩子在学校门口被车撞了。
青衣来不及卸妆,疯了一样跑出练功房。
团长说,走,我们看看去。团长一边走一边说青衣真是苦命。青衣和丈夫离婚了,为了孩子没有另嫁。这几年拼命挣钱供孩子上学。把希望全放在孩子身上了。
大家来到医院,青衣哭得死去活来,孩子已经被送进了太平间。
大家把青衣搀回家。两天过去了,青衣一直哭,不吃也不喝,谁劝也不听,从早到晚,只顾撕心裂肺地哭。两天过去,声音沙哑了,哭声依然底气十足。
团长叹一口气,说青衣可怜啊,小时候练功,没少挨打,头顶上留下一块一块的疤。
医生说,青衣受的刺激太大了,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看起来要疗养一段时间,不能唱戏了。团长抓住医生的手说,剧团不能没有她。医生摇摇头说,我已经付出最大的努力了。
团长怔了一阵说,把乐队给我喊过来。
一会儿,拉二胡的、打鼓的一帮子人都来了,莫名其妙地看着团长。满月也觉着好奇,团长是不是也疯了,乐队能治病?
团长挥手叫板,锣鼓铿锵,一个响亮的过门。只见青衣止了哭声,缓缓站起来,随着锣鼓一溜碎步。鼓乐戛然而止,青衣做了一个甩水袖的姿势,昂首挺胸,素面朝天,目光如炬
一阵掌声。团长眼里扑簌簌落泪。
满月心头一震,扑跪青衣膝下,扯着嗓子大喊一声师父。
(选自《2010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通读全文,概括满月对青衣感情变化的过程。




 
 
 

 
 

 
 
 
 


 




 
青衣的表演为什么能够出神入化?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青衣”,那么满月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文中画线的句子塑造了青衣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让我欢喜让我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