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  )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目是相同的
D.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抗原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化
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
D.“甲流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范畴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的伤害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一: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实验二: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中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根据实验可推断甲、乙两物质分别是 (  )

A.抗体、抗原 B.淋巴因子、抗原
C.抗体、淋巴因子 D.淋巴因子、抗体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体内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体内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        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         ,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           (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浆细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约能产生2 000个抗体。浆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_______
另一种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即下图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致敏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致敏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致敏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的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致敏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合成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合成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