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sù)忸(ní)方(qiú)惩(chuàng)
B.装(zhuó)潭寺(zhè) 彳(chù)颓(pǐ)
C.畏(xǐ)(sàng)钟央(měi)息(bǐng)
D.堂(lòng)百(gě)大(ruò)棠(lì)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膏梁青涩雍容华贵豆寇年华
B.缴纳戍边平心而论得鱼忘筌
C.桀骜羁旅摩肩接踵励精图治
D.袅娜覆盖开城布公呕心沥血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不足为奇精巧绝伦
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不值一提精巧绝伦
C.相形见绌讳莫如深不足为奇巧夺天工
D.捉襟见肘讳莫如深不值一提巧夺天工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恰当的一组是(   )
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似乎对图书馆_________有㖙,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普通百姓往往_______。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图书馆_________“宝库”“殿堂”,______“知识公园”。

A.崇敬  望而生畏  不仅是  而且是
B.尊崇  望而生畏  不应是  而应是
C.崇敬  敬而远之  不应是  而应是
D.尊崇  敬而远之  不仅是  而且是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采用强力刺激经济、维持高福利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其国家内部产生各种弊病,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B.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让不少购房者仍持观望态度。
C.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D.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术学、短信文学等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嗽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于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祝之为畏途,犹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连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城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更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旧的文学样式因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使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滞后。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方向的开拓、用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户的现象。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的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的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被称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但所谓的广告文学不是这样,它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其所有的叙述和描写都是为了宣传和推销其产品,文学在这儿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的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无论时代怎样变,无论文学借以栖身的媒介怎样变,文学总有一点不会变,那枕是它的审美内核不会变!拥抱了审美,那才是真正拥抱了文学。
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的含义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A.指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时而出现的摄影文学。
B.其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C.它一般是指文学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的现象。
D.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类。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B.当前有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这是文学的泛化的表现。
C.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都有区别。
D.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为文学。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及电影文学等的出现,表明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B.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文学活动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
C.广告文学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文学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因此,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为文学泛化之列的。
D.无论是摄影文学、网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先府君。时府君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空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记母教铨时,组紃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①,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十岁父归。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亦益是以严。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已巳,有南昌老画师游都阳,能图人状貌。铨之为母写小像,因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呜呼! 自为蒋氏妇,常以不及奉舅姑盘匝为恨;而处忧患哀恸间数十年,凡哭父,哭母,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为?铨跪曰:“虽然,母志有乐得未致,请寄斯图可乎?”母曰:“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鸣机夜课,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铨于是退语画士,乃图秋夜之景;虚堂四敞,一灯荧荧,高梧萧疏,影落檐际,堂中列一机,画吾母坐而织之,妇执纺车坐母侧;檐底横列一几,剪烛自照,凭画栏而读者,则铨也。阶下假山一,砌花盆兰,婀娜相倚,动摇于微风凉月中,其童子蹲树根捕促织为戏。
图成,母视之而欢。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
[注]①夏楚:打。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先府君归:归来,回来
B.母工纂绣组织组织:纺织、编织
C.先府君每决大狱大狱:重要案件
D.铨之为母写小像延:邀请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时铨衣服冠履,皆出母其皆出此乎
B.铨于是退语画士门虽设常关
C.母志有乐得未致求人可使报秦
D.请寄斯图可乎其闻道亦先乎吾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蒋母钟氏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的一组是(  )
①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②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③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            
④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⑤母辄携儿立席前日:“幸以此儿为念!” 
⑥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家道日益衰落,蒋母带着年幼的儿子寄食在外祖父家,仍然乐观安适,受到亲戚和族人的称道。
B.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C.蒋母边纺织边教儿读书;寒夜,儿子在母亲怀中睡不到片刻就被母亲摇醒继续读书,直到鸡鸣才能睡觉。
D.蒋母每生病,就让儿读书解忧;儿读书不能让父亲满意,蒋母就流着眼泪打儿子,让跪在地上熟读为止。
来源:2014届天津市语文高三寒假作业(4)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