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A.海水晒盐 B.燃放鞭炮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儿童每日要摄取适量的钙,才能避免

A.贫血症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甲状腺肿大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常生活中用食盐作调味品 B.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洗洁精洗涤油腻的餐具发生乳化作用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锌 B.石油 C.氧化镁 D.硝酸铵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B.撤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金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C10H10O),下列关于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1个分子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         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体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雾霾天气会对肺脏造成损伤。多吃些富维生素的食物可达到清肺、润肺、养肺的功效。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①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类型是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   (填标号)组合。从所选的组合中选择某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简要说出它的用途:             。
(2)实验室也可以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实验时还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3)用F置来收集氧气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
                              ,然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同,其中C为液态。B、C的化学式分别为:B         、C            
(2)若A、B、C均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物质。则A的化学式为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            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完酸碱盐知识后,小美对妈妈焙制糕点用的小苏打很感兴趣,她把小苏打带到实验室与小刚一起进行探究。
(1)小美取少量小苏打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小苏打的水溶液显    性;
(2)小刚在烧杯内放入少量小苏打,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立即有     产生,说明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以用小苏打治疗      
(3)小美想:糕点非常松软,是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了CO2气体呢?于是她用下图装置对小苏打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确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试管内仍有白色固体,她猜测剩余固体可能是: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小刚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        
(4)小美和小刚继续探究固体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Na2CO3

通过实验证明小苏打受热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本次探究学习,小美对小苏打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她给妈妈提出保存小苏打的建议有:    (答出一点即可)。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钛(Ti)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 。现有380Kg四氯化钛,可生产金属钛多少千克?

来源:2013-2014安徽省凤阳县西片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