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阅读下列语段,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
夏日深夜,万lài俱寂,我翻开施耐庵的《水浒传》,畅游在文学的海洋里。那一个个脍zhì人口的故事,传达着人类的憬和理想,引领我们汲取智者的思想,体悟人生的真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③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⑤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潼关怀古》)
⑥自经丧乱少睡眠,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鲁迅在仙台决定弃医从文,主要是受                两件事情的影响。
关于“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和“雪地捕鸟”分别出自《朝花夕拾》的《            》和《                 》文章。
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从第②题的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分别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选择四处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①随着生活多元化,使“夜猫子”一族正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②“夜猫子”们在尽情享受夜晚时光的同时,得到的却是健康的透支所付出的。③为了熬夜时不饿,他们就需要吃夜宵,夜晚进食不但会使人难以入睡,还会使人隔日早晨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过度肥胖。④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⑤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人民日报》曾经刊发了注明作家池莉的《所谓爱》,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对自己母语的爱,是爱到写每一个字都不愿意含糊,看每一个字也不愿意含糊。因此,去年底,我在伦敦英国国家博物馆,一看见中文介绍册,当下就被狠狠刺痛。我们的介绍册翻译为‘大英博物馆’,而大厅出售的其他各语种介绍册,大都客观翻译为‘英国国家博物馆’。”
有网友在网上发帖:“池莉,你这是大惊小怪!”假如你是池莉,该如何回帖?
池莉的回帖:                                                                           
《汉字演变五百例》中“隹”的解释为“短尾鸟的总称”。请你根据这一解释,探究“集”
的本义。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后面问题。(共6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爱国豪情。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王之甚矣     ②时时而进     ③不相    ④田忌遂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时间的价值》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时间的价值
艾敏(埃及)
  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的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循,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使用它。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其目标的东西,而不符合的就尽力避开。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最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时间。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来的?
如何有效使用时间,根据选文内容加以概括。(至少答出两点)
根据上下文意思,简要概括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从整体上看,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种论证方法论述什么观点?
文中说“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你是怎样做的?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名人传>序》,完成后面问题。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1819年2月1日在维也纳市政府语)
①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②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兄弟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蹉跌。他们求助,求一个朋友。
③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聚集一帮英雄的友人,一帮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这些《名人传》不是向野心家的骄傲申说的,而是献给受难者的。并且实际上谁又不是受难者呢?让我们把神圣的苦痛的油膏,献给苦痛的人罢!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世界的黑暗受着神光烛照。即使今日,在我们近旁,我们也看到闪烁着两朵最纯洁的火焰,正义与自由:毕加大佐和普尔民族。即使他们不曾把浓密的黑暗一扫而空,至少他们在一闪之间已给我们指点了大路。跟着他们走吧,跟着那些散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孤独奋斗的人走吧。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④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我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⑤这些传记中的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折磨,在贫穷与疾病的铁毡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碎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再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最优秀的人物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毋庸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来没像处于患难时的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⑥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苦痛中间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曼德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⑦我们对他这句豪语应当有所感悟。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激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罗曼罗兰
1903.1
罗曼 罗兰在《贝多芬传》说“以思想和力量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之为英雄。”文中哪一句话与之相同?
细品第①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们“打开窗子”?(3分)
文章引用贝多芬的话作为题记起什么作用?(2分)
请结合文章和你对《名人传》的了解,说说对第④段划线句的理解。
《名人传》中的“名人”除了贝多芬,还有哪些人?作者为什么将“名人”的“首席位置”给了贝多芬?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共50分)
22. 开门需要钥匙,开箱需要钥匙;线索是破案的钥匙,思索是解题的钥匙……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我们的心灵之窗也有一把独特的钥匙。
心灵的钥匙,是生命过程的一面彩旗,是人生经纬网中的一块显示牌,是一张永不过期永不褪色的通行证。拥有了这把钥匙,就拥有了一连串的年轻和潇洒,就赢得了愉快和清明。这把钥匙,总是闪烁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应该珍惜,让它牵引着生活的和谐,让它洞开痛苦的心灵,让它去开创人间的乐园。
请以“心灵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九年级3月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