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qiè)机(shū)忽(zǎo)泽(chēng)目结舌
B.(zǎi)割(wò)旋抹(shā) 化险为(yí)
C.按(nài)宁(mì)(zhuō)劣弱不(jìng)风
D.(hūi)章(jí)查证(quàn) 向(yú)而泣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犀利殷勤若即若离铤而走险 B.罢黜裹胁鼓惑人心忧心忡忡
C.示威答谢言简意赅不肖子孙 D.虐疾冒昧余韵悠长开启民智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谈贪污问题,认为要   贪污,必须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     ,才可以一文不取。这些都是道德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因此封建王朝才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人人都   的恶果。

A.防治节操口是心非 B.防止节操阳奉阴违
C.防止情操口是心非 D.防治情操阳奉阴违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为了在农村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作出了郑重承诺,但如何将中央的决心转化为省级以及乡镇级政府的行动刻不容缓。
B.楼上住的虽是知识分子,但常有馊泡饭临窗泼下;平房里住的大多是环卫工人,却经常向外扔烂菜叶。
C.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浑然不觉地参加到狂欢行列,是在文化上进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原因之一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沉沦。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郭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入不怪嘛’。”
B.出版社在2013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D.他从报上看到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即写信去报名。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争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关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盖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艰苦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关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美的。
B.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担负起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的责任。
C.某些以偏盖全、以丑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是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D.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各种文化遗产后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东西,特别要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软实力的提升之所以要依靠文化产业,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
B.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中,从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C.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国文化产品的重要任务。
D.中国文化中那些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东西。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要能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引导整个社会。
B.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就可以让中国文化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C.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力求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展示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
D.我们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就能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审势   
辛弃疾(宋)
用兵之道。形与势二。不知而一之,则沮形、眩于势,而胜不可图,且坐受毙矣。
何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土地之广,财赋之多,士马之众,此形也,非势也。形可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譬如转嵌岩于千仞之山,轰然其声,巍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堑留木柜,未容于直,遂有能迂回而避御之,至力杀形禁,则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势则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济。
譬如注矢石于高墉之上,操纵自我,不系于人,有轶而过者,抨击中射惟意所向,此实之可虑也。自令论之:虏人虽有嵌岩可畏之形,而无矢石必可用之势;其举以示吾者,特以威而疑我也。未欲用以求胜者,固知其未必能也。彼欲致疑,吾且信之以为可疑。彼未必能,吾且意其或能;是亦未详夫形、势之辨耳。臣请得而条陈之:
虏人之地,东薄于海,西控于夏,南抵于淮,北极于蒙,地非不广也。虏人之财,签兵于民而无养兵之费,靳恩于郊而无泛恩之赏,又辅之以岁币之相仍,横敛之不恤,则财非不多也。沙漠之地,马所生;射御长技,人皆习焉,则其兵又可谓之众矣。以此之形,时出而震我,亦在所可虑,而臣独以为不足恤者,盖虏人之地虽名为广,其实易攻,惟其无事,兵劫形制,若可纠合,一有惊扰,则忿怒纷争,割据蜂起。辛巳之变,萧鹧巴反于辽,开赵反于密,魏胜反于海,王友直反于魏,耿京反于齐、鲁,素而葛王反于燕,其余纷纷所在而是,此则已然之明验,是一不足虑也。
虏人之财虽名为多,其实难恃,得吾岁币惟金与帛,可以备赏而不可以养士;中原廪窖,可以养士,而不能保其无失。盖虏政庞官吏横,常赋供亿,民粗可支,意外而有需,公实取一而吏七八之,民不堪而叛。叛则财不可得而反丧其资,是二不足虑也。
若其为兵,名之曰多,又实难调而易。且如中原所签,谓之大汉军者,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余,田宅罄于捶剥之酷,怨忿所积,其心不一。而沙漠所签者越在万里之外,虽其数可以百万计,而道里辽绝,资粮器甲一切取办于民,赋输调发非一岁而不可至。始逆亮南寇之时,皆是诛胁酋长、破灭资产,人乃肯从,未几中道窜归者已不容制,则又三不足虑也。
又况虏廷今日用事之人,杂以契丹、中原、江南之士,上下猜防,议论龃龉,非如前日粘罕、兀术辈之叶。骨肉间僭弑成风,如闻伪许王以庶长出守于汴,私收民心,而嫡少尝暴之于其父,此岂能终以无事者哉?我有三不足虑,彼有三无能为,而重之以有腹心之疾,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谋人?
臣亦闻古之善觇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瘠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遽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惟陛下实深 之。
(选自《美芹十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可以示威举:全部
B.臣独以为不足者恤:救济
C.又实难调而易溃:溃败
D.其必殒之期逆:揣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沮形、眩于势/其皆出此乎 B.沙漠之地,马所生用亡郑以陪邻
C.虏政庞官吏横/莫不族布罗生焉 D.骨肉间僭弑成风/彼恶乎待哉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势”比“形”更为重要的一项是
①若夫势则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济 ④怨忿所积,其心不一
②射御长技,人皆习焉,则其兵又可谓之众矣⑤赋输调发非一岁而不可至
③中原廪窖,可以养士,而不能保其无失    ⑥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⑥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出于忠心,在奏章中条陈敌方弊端弱点,恳请皇上抓住时机,尽早收复失地。
B.作者多方引证,深入剖析,加之行文气韵豪迈奔放,使文章极具鼓动性、说服力。
C.作者虽痛恨虏人,但对其将领也不一概加以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应有的态度。
D.作者反复强调,无论是国家或个人,当“形”与“势”不匹配时,就会有灾难发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彼未必能,吾且意其或能;是亦未详夫形、势之辨耳。(3分)
(2)一有惊扰,则忿怒纷争,割据蜂起。(3分)
(3)是殆自保之不暇,何以谋人?(2分)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东溪   
梅尧臣(宋)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往不得,簿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①东溪,即宛溪,在安徽宣城县.②野凫:野鸭
请联系首句的“发船迟”与尾句的“车马疲”,做简要赏析。(3分)
历代诗论家对颔联极为赞赏,请从情与理的角度简要分析之。(5分)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旁宫赋》)
(4)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刘郎才气。(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6)                  ,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壶 碎
李敬泽
这个故事忘了是谁告诉我的。酒桌闲扯,很多话原本无主。
话说,一位老先生,其名甚响,不过这故事与他名姓无关,姑且称之为某先生。某日,某先生访友,该先生平生不爱钱不好色,唯独爱书,访友为的也是访书。主人多的正是书,房间里四面都是书柜,某先生一柜一柜看过去,忽蹬梯忽俯地,直把人家作自家,差不多忘了还有主人在。
忽然,哗啷啷一声脆响,正所谓银瓶乍裂水浆迸,某先生差点从梯子上掉下来,定睛看时,碎了一地的是一把紫砂壶。想是方才因抽书忘情,将书柜里摆着的一把壶拂落下去。
这时,该先生才想起主人,抬起眼,只见主人微笑:“先生欠了我一把壶,日后要拿一瓶好酒来还。”
宾主相视一笑。主人顾自取了笤帚簸箕扫去碎片,先生顾自看书。
那一日,宾主尽欢。临去时,漫天大雪。
如此而已。
此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书房主人年近四十,在大学里教授已是正的,啸傲江湖、踏花蹄香,抬望眼便是千里万里的锦绣,一把壶岂足挂怀。
转眼又是数年,某日,教授闲翻杂志,见一篇文章谈的是制壶名家顾景舟,也是一时无聊,信马由缰往下看,看着看着,教授坐不住了。
忽想起,那把壶,原是有题款的,正是顾景舟制。
站起来,几步冲到书柜前。书柜在,书也在,壶自是不在了。教授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劈头就问:那壶是怎么回事?
这是越洋电话,打给他父亲。教授的父亲也是教授,老教授正随着老太太在美国的大儿子家住着。多少年后,老爷子归天,众弟子发一声喊,一拥而上,把老爷子抬成了文化泰斗,回忆文章连篇累牍,老爷子被描得白衣胜雪,活活就是最后一位民国大师。其实,老爷子的大学只在民国上了一年,剩下的全在新中国。退休后一屋子书留给了小儿子,住到美国去,主要爱好就是推个小车在社区里转悠,把邻居扔出来的沙发电视什么的搬回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先是藏于车库,渐渐竟登堂入室。大儿子力陈中美文化之差异,苦求老爹入乡随俗,由着美国人败家去,老爷子只作没听见。
话说那日,小儿子半年多不来电话,夜半三更冷不丁“电”一下,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爹娘问茶壶。老爷子半天没醒过神来,胡天胡地想不起这一壶到底是哪一壶,最后把“紫砂”、“宜兴”、“顾景舟”凑到一起。老爷子才忽然想起——
那是“文革”期间,去宜兴出差,朋友送的一把壶。
放下电话,教授只觉得一颗心被人紧紧地攥住了。是!必定是了!当日打碎的原是一把顾景舟的壶。这教授一屁股坐到天黑,长叹一声,苦笑。又能怎样呢?难不成再找人家赔壶?罢了罢了。也是命该如此。
然后,就到了今天,教授老了,这些年他过得不好,很不好。他成了一个愤怒的老货,恨官员、恨知识分子、恨富人、恨穷人,恨这个世界和世道,这个世界从他手里骗走了一把壶。谁能想到,一次微小的碎裂事故原来竞阴险地埋伏着漫长无底的坍塌。他忍不住,他一直注视着紫砂壶的拍卖行情,那是迅速上涨的水,眼看着就从脚底漫过了头顶。他身处寂静的海底,却只见到高远的海面上漂浮着那把壶,顾景舟的壶。那把碎了的壶持续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
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某先生了。
父亲留下的书,他卖给了潘家园一个书贩子,拿到了一笔钱。几十万吧。还算是钱。在空荡荡的书房里看看那堆钱,他忽然想起,那些书其实还远远不抵那把壶。
“骗子!”
他喃喃骂了一句。
……
那日,我在宜兴,微雨中访吾友葛韬陶庄,看各种壶,忽抬头,见墙上一帧旧照,一位老先生正在制壶。
清瘦,身着旧时工装,凝神注目于掌中壶。
心里一动,扭头看葛韬:
这。是顾先生?
是啊。
哦,这就是顾景舟。
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看着他,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
竞无话可说了。
(选自《文汇报》)
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教授在“壶碎”之后的心理变化。(3分)
“壶”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你如何理解“那把碎了的壶持续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这句话?(4分)
小说结尾部分,写到了制壶名家顾景舟,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请简要分析。(3分)
作者对教授持何种态度?这篇小说带给你什么样的人生启示?(4分)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从全文看,小说有两套叙事结构:一是关于一把宜兴紫砂壶的故事,一是围绕“壶”展开的教授命运的故事。
B.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但其主要艺术特色还是注重思想内涵的深度挖掘。
C.小说开头和结尾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切身体会作者情感倾向。
D.尽管教授、某先生、教授的父亲以及制壶大师顾景舟在文中是相互独立的,却共同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的某些特征和人性中幽暗真实的一面。

E.小说看似写“壶碎”引发教授人生“漫长无底的坍塌”,实则写出了时代变迁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l6字(含标点符号)。(2分)
新华社“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消息,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13日说,“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恢复到休眠前正常的信号接收状态,但机构控制异常的故障仍在分析排查中。
“玉兔是以非正常状态进入睡眠的,我们原来担心它无法承受月夜极低温度,但它活过来了!它起码还活着,就有救过来的可能性。”裴照宇说。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4分)
①教育技术是一种系统方法。
②它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
③它根据这个基础确定目标。
④这种方法是用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总体过程的。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电视台在《枯树的风骨》节目中展示的枯树图片,请你为它配上一段文字。要求展现出枯树的骨气,有描述有评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6分)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息传播的渠道日趋多元化、快速化。与此同时,网络谣言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滋生蔓延之势。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视。
请你结合自己的心得和体验,在“   而止谣”中的横线处填入一个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使大家明确抵制谣言的方法,自觉远离谣言传播。
要求;①补全题目,点明中心;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4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