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础知识总复习课时精练:地球上的大气4
读“中国的气温变化(虚线)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实线)比较图”,完成小题。
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 )
A.逐年上升 | B.逐年下降 |
C.波动下降 | D.波动上升 |
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海平面上升 |
C.降水量增加 | D.太阳辐射增强 |
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完成小题。
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
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 |
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 |
D.上海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 ℃ |
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变化 |
B.冬季风势力强弱 |
C.城市化的发展 |
D.降水的变化 |
下图示意南非东部沿海城市德班(29°53′S,31°03′E)的气候资料。读图完成小题。关于德班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B.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读甲、乙两幅“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小题。
甲图 乙图
下列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 B.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C.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 D.④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
关于图中各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干湿季 |
B.②地水热条件充分,雨热同期 |
C.③地降水分配均匀,全年温和 |
D.④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气候主要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
B.②地全年受低纬信风带的影响 |
C.③地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
D.④地全年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
下图中①、②是两个城市的代码。读图完成小题。
①、②两城市都地处中纬度沿海地区,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 | B.大气环流不同 |
C.地面状况不同 | D.沿岸洋流不同 |
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
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
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
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
据下图分析,2011年 8月云南宣威发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环流异常 | B.东南季风较弱 |
C.植被少蒸发旺盛 | D.溶洞多渗漏严重 |
下图为南美洲沿18°S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岸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B.乙海岸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
C.丙地深居内陆,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气候 |
D.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现________(正或负)相关关系。
(2)从图乙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__效应。
(3)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是________气候;乙地是__________气候;丙地是________气候。
(2)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世界上以__________地区最为典型。
(3)乙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等国家。
(4)丙地气候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此种气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长,但不利于____________的生长,故英国等国的________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