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章阅读24练习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百万豪车,住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
B.“少了一根铁钉,丢了一个马掌,丧了一匹战马,亡了一个国家”,这个谚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大而化之。 |
C.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诗歌的态度也会跟着好转,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舍本逐末。 |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是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光明中学考试规则》已经正式实施,该规则对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使学校有效地遏制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
B.热播的《民兵葛二蛋》,虽然是一部常见的抗日题材剧,黄渤却将它演绎得别具革命浪漫主义气息,成为2012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
C.近日,“速生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再一次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农业部专家组已奔赴山东调查。 |
D.高三冲刺阶段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都在刻苦努力地学习。能否取得高考的胜利,取决于同学们冷静沉稳的程度。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燃烧的火焰是绿色的吗?我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最终不但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他自己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①这个人毕其一生,想要改变自然,在自然中留下一些个人的痕迹
②有时候我感到它是死者生命的延续,灵魂的表白
③那燃烧是无声的,唯其无声,方显执着
④而在他的墓地上,绿草葳蕤地生长,如熊熊的火焰
⑤有时候我又觉得,它只是自然在平静地昭示的一个真理
⑥一个人的躯体,不管化不化成灰,都要埋入地下,化成肥料
A.③②⑤①④⑥ |
B.②⑤④③⑥① |
C.④②⑤①③⑥ |
D.⑥④③②⑤①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日,23岁的大学四年级女生王月成了石家庄市乃至全国的名人——她在石家庄市九中街路两侧脱了皮的树上和一些残破的电线杆上,创作了一些惟妙惟肖的美术作品。因为她的“树洞画”,石家庄九中街已经成了一个“景点”,每天来此欣赏“树洞画”的市民络绎不绝。她的“树洞画”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全国引起关注,各大门户网站、主流媒体均转载报道。
假如你是“感动省城人物”的推选委员,请为“用小爱温暖冬天”的王月写一段推荐词。(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循环往复的四季,寄寓着大自然不一样的感情。春风送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雪带寒,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雪对大地的爱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
“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尽管中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了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之中。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选自2013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下列对“抗日神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日神剧”之所以被称为“神剧”,在于它们过度渲染和夸大了抗日志士们的神勇与盖世神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 |
B.“抗日神剧”实际上是以抗日故事为背景包装成的武侠剧、偶像剧,充斥着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表现出类型化特点。 |
C.“抗日神剧”用“笑谈”的方式,不仅将血肉之躯筑就的抗战精神空洞化和游戏化,还将其变成了纯粹的暴力刺激。 |
D.“抗日神剧”为商业算计而植入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等内容,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也放弃了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抗日神剧”慷先驱之慨的做法不可取,但是,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 |
B.那段抗战历史带给我们中国人切肤之痛,且距今不远,在文艺作品中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讲述是不太合适的。 |
C.认识抗战历史,要看到侵略者的恶和近代以来我国的落后导致我们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有的基本理性。 |
D.抗日题材电视剧应抛开过于精明的商业算计,突破观念简单化的状况,抛弃编造离谱的做法,真正将“民族大义”置于正确的位置。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可以不承担教育责任,但绝对不能罔顾公共理性,赤裸裸地宣扬人性中的某些本能欲求。 |
B.人的本能欲求可以通过电视剧中的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来实现“替代性满足”,但要实现人的心智平衡,还需要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的介入。 |
C.如果故事不离谱,也有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的介入,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就不存在内在共通性。 |
D.如果文艺作品过分强化人们对暴力的依赖,那么暴力对象是谁就无关紧要了,因为它渲染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