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下列东西方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或活动,未能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具有保守性的是
①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②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           ④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诏令:“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这一材料反映出当时
①城市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②唐代实行坊市制度
③原有城市格局已有突破             ④政府严厉打击商业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C.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D.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曾令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因而政府举行庆典,并在天安门举行阅兵式。教育部特令京中各校放假,尽管已近严冬,朝野乐此不疲,知识分子尤其亢奋。据此推断,这一历史班件应是中国

A.义和闭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 B.成为一战的战胜国
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D.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出中国

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
①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③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④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世纪末至17世纪末,英国曾发生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下列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
C.新航路的开辟加快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D.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该材料出自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哲学通信》 D.《物种起源》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B.“慕尼黑阴谋”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资料显示,1600-1800年欧洲的文盲率大大下降,尤其是1700年以后更为明显。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代议制度的确立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③文艺复兴的开始 ④科学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0年前后,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题。
材料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
(2)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Ⅲ》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并写出20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者们注重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这一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37年到1945年,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摘自《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词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概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严重破坏。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
(2)列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自《京华时报》
(3)写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时间,并分析中国政府选择在此时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

来源:2014届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