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南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实用类阅读17练习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护(pì)机(jiè) 耗(shé)机而动(sì)
B.然(qiǎo)度(cǔn) 势(chèn)风光旎(qí)
C.告(fù)祸(hèng)拨(liáo)淡名利(bó)
D.育(bǔ)危(pín)咆(xiāo)一一样(mú)
来源:2014湖南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实用类阅读17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缅怀采撷欢呼雀跃穿流不息
B.斑斓遴选书声琅琅苍天大树
C.惊蛰翔实察言观色含英咀华
D.沧桑震撼眼花缭乱凭心而论
来源:2014湖南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实用类阅读17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因而只有用传统方式取来的火种,才能象征奥运圣火的纯洁。
B.一些官员因腐败事件被网络曝光而结束政治生涯,“网络反腐”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再成热词。
C.2014年6月底,我国将出台实施网络实名登记制度。这一国内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政策,在网上引起多方关注。
D.某些营养素的过量摄入易引发疾病,如淀粉类或脂肪类营养素摄入过多,就有可能引发肥胖症、脂肪肝等。
来源:2014湖南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实用类阅读17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诗句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菊花素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情有独钟。正所谓“________”,菊不畏寒,“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白居易云:“________。”“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说的是菊没有落花的凄凉,不像牡丹和桃花的花瓣会大朵地凋谢。南宋爱国遗民诗人郑思肖就是借咏菊自励节操:“________。”
①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②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③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②③
来源:2014湖南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实用类阅读17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2012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纸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了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作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它们辐射小、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它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为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少,加上在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的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本文第二段给移动阅读______,从第三段起介绍移动阅读的诞生和与传统阅读的不同,最后一段写移动阅读的________。
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睛、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来源:2014湖南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论述实用类阅读17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